展演活動, 美學觀點

玩具都不玩具了 – 賴九岑門下的童貞使徒們

「使徒」,為耶穌親選之十二門徒的別稱,賴九岑引用這個宗教意味濃厚的名詞,將2015年的個展命名為「十二使徒」。「Bearbrick」、 「playmobil」 、「Lego」 、「Sticky Monster Lab」等玩具廠牌皆曾為他描繪的對象,賴九岑身如此兼玩具迷的身份,使他的個展名稱令人聯想起日漫《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異形反派「使徒」,漫畫中每個「使徒」各自擁有一個強韌的生命核心,賴九岑的使徒則擁地自重,各個盤據在一顆幾何結構的星球上。

圖1 《三眼發直的第八使徒》。pic via tcaaarchive

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1]有諸多宗教含義的命名,敵人「使徒」也各自代表聖經中不同主宰的天使,藉著隱喻與意識流的跳接,將劇情推向灰暗而嚴肅的生命探索,賴九岑反其道而行,延續描繪玩具「薄而輕淺」特質的主軸,「使徒」一詞被導向一種百無聊賴、徒餘可愛的形象,神聖使者與娛樂玩具的衝突感被賴九岑輕易地打磨至同一夾層。

圖2 《Body Body》。pic via tcaaarchive

「玩具」的終極目標之一是為了滿足消費目的,但同時作為滿足童趣幻想的載體,儼然是為現實與幻想兩者揉雜的產物,不論我們囓破甜美的糖果色的淺層,或是以繪畫脈絡的X光線深入掃描賴九岑,皆能嚐得許多趣味,亦正如賴九岑所說,許多懷舊為目的的玩具,客層皆是大人。玩具儲存了孩提時代的爛漫,成人總是不捨地頻頻回頭。

圖3 《小天竺式樣的漂浮》。pic via tcaaarchive

若要一句話認識賴九岑,我會從《三眼發直的第八使徒》、《身心靈都同步的第三使徒》、《套彩虹圈圈的第五使徒》等他的作品命名方式來入口。賴九岑在2003年台北美術獎的個展「零.零.種.種」,便開始僱用網路搜尋引擎Google為繪畫助手,並且深深了解,Google這幾乎是暴力般的圖片檢索能力,將會徹底滲透進現代人的圖像觀看經驗之中,電腦螢幕將原先具有各式材質肌理的繪畫扁平化,以及圖像氾濫造成圖像意義被極度地稀釋,圖像的意義概念被翻天覆地。

圖4 賴九岑個展「早安,克立克先生」,大趨勢畫廊,2008。pic via maintrendgallery

賴九岑將繪畫構圖簡化,作品數量提高,帶出圖像瑣碎與破碎的視覺經驗,玩具的零件、圖像、符號被肢解,組構的意義被再度解散,形象的意義,被賴九岑回歸至形象的造型本身。一個Lego版本的星際大戰反抗軍與黑武士的頭像同時出現;Sticky Monster Lab的兩個 黏黏怪物 形象站立在多面體彩球上,被賴九岑稱他們「身心靈都同步」,見到這些的觀眾們,腦內便會開始自動組織敘事與情節。

圖5 《身心靈都同步的第三使徒》。pic via tcaaarchive

「十二使徒」是賴九岑招牌打磨技術的一次完整呈現,壓克力顏料為塑化性的顏料,能夠藉由多次刷圖,製造出類似電腦圖層的累積效果。從早期的真正的顏料薄塗方式來呈現輕淺特質,「使徒」系列中,一塊看似純正藍色,底下其實是二十多層的多彩圖層,觀看原作便會發現,作品驚人而充滿魅力的顏料厚度,藉由這種輕薄的「假象」,提供觀眾一道卡通與玩具圖像的另類解讀。

圖6 《只顧著與靈魂對話的第十一使徒》。pic via tcaaarchive

賴九岑的玩具們,經常皮笑肉不笑,裹著一層糖果外殼,那種介於可愛與不懷好意的中立特質,形成一種明鏡般的反射效果,觀看的人如何思想,玩具便如實呈現,被削去的意義,將會由觀眾自動地重新賦予。

圖7 賴九岑與作品《不只會吹氣的吹氣娃娃》。pic via linlingallery

圖8 《嗜血崔蒂》。pic via linlingallery

特約編輯:許兵慰

[1]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簡稱《EVA》,由庵野秀明導演的原創電視動畫作品,以精神分析的方式描摹角色內心,畫面充滿暗喻與電影的跳接、長時間靜默、高速切換等剪接手法,對動畫產業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進而衍生了無數的動畫、電影、漫畫、遊戲與小說。


延伸閱讀:Rudolf Stingel 邊際的探險—收存一瞬之間的銀色太空艙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