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美藝論, 藝術觀點

談當代藝術的價值─2019惠特尼雙年展

|美國極具代表性的藝術活動

位於紐約的惠特尼美術館一直都是非常「美國」的藝術單位,簡單來說,如果想要知道美國的藝術發展脈絡,這裡就是最好的選擇。而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從1932年由美術館創辦人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發起,至1973年改為2年一次,被視為觀察美國當代藝術趨勢的指標,也是舉世重要的藝術展覽。

本次惠特尼雙年展從5月17日展至9月22日,策展人為Jane Panetta和Rujeko Hockley,在展覽籌備期間,策展團隊走訪了300間藝術家工作室,25個城市,共耗時14週;最後挑選75位(組)藝術家共同展出。媒材、專業和年齡跨度極大,僅有5位藝術家曾經參加過惠特尼雙年展,九成以上藝術家都是第一次參與;而整體藝術家有超過75%為40歲以下藝術家,相當年輕。就主題而言,展覽沒有企圖強調在單一軸線上敘事,而是使用一個相當開放的視角,納入如環境、種族、階級、性別這些看似「老梗」的議題,但恰巧也正是策展人急欲去談論當代藝術如何走入社會,或是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到底,當代藝術的未來是困境,還是充滿希望?

陳正杰
2019惠特尼雙年展於紐約惠特尼美術館5、6樓盛大舉辦,75位藝術家帶來繪畫、雕塑、裝置、電影、舞蹈、攝影、音樂等多種類型的創作。圖/陳正杰 

|展場外與展場內的雙重行動

惠特尼雙年展過去不乏一些爭議性事件,例如2017雙年展其中一件作品,由美國藝術家Dana Schutz創作的《Open Casket》就引起軒然大波,挑起敏感的種族議題神經外,甚至危及到藝術家人身安全。而本屆雙年展則是延續去年美術館的董事爭議,董事會副主席Warren B. Kanders為Safariland公司的首席執行長,而該公司主要製造催淚瓦斯,用於美國本土,以及打擊美墨邊境非法移民與鎮壓以巴地區紛爭。去年,美術館百名員工請願將Kanders從董事會名單中剔除,而原本參加2019惠特尼雙年展的美國藝術家Michael Rakowitz於去年12月決定退出。這樣的抗爭行動一直延續至雙年展開始,5月17日展覽開幕,約200名抗議者從美術館一路遊行至Kanders的住家。而在雙年展內的英國藝術團體Forensic Architecture的錄像作品《Triple Chaser》則直接打了Kanders一個巴掌。Forensic Architecture利用網路與圖像資料庫的功能,與獨立人權監測組織合作,調查軍火商生產的產品Triple Chaser這類催淚瓦斯在全球的使用範圍。作品內容充滿諷刺,藝術家透過創作表達對於壓迫人權的強烈譴責,以及對美術館系統是否該與軍武公司有更明顯的界線,提出一個延續討論的空間。但值得思考的是,策展人是透過《Triple Chaser》緩解爭議累積的壓力呢,抑或是提升整個惠特尼雙年展的高度,增加思辯的可能呢?箇中也頗令人玩味。

在《Triple Chaser》中,藝術家展示他們透過程式搜尋催淚瓦斯「Triple Chaser」的過程。圖/陳正杰
Forensic Architecture與獨立人權監測團體合作,將有軍警使用催淚瓦斯的地區,作圖像上的檢索。圖/陳正杰

|從個體到群體的反覆呢喃

以下就我個人對本屆惠特尼雙年展推薦幾件有趣的作品。美國藝術家Jeanette Mundt 的《Born Athlete American》系列,透過割裂連續的體操動作,以畫面格放再拼貼的繪畫形式,貼合近年美國體操國家對性醜聞事件,質疑性別、種族、官僚體系在體育賽事中的關係。

美國藝術家Jeanette Mundt現年37歲,由柏林畫廊SOCIÉTÉ代理。她的繪畫更多在處理生活上的影像,但《Born Athlete American》系列確實是以如此精確方式去處理特定題材的少見特例。圖/陳正杰

美國藝術家Marcus Fischer的作品《Untitled (Words of Concern)》,藝術家在美國總統Trump 就任前製作的作品,邀請當時於 Rauschenberg Residency 的駐村藝術家和工作人員,錄製他們的聲音;內容多為被錄製者對於未來美國的思考,Fischer將所有聲音拆解成單字或是極短的句子,製作成一個三分鐘循環的聲音裝置。

美國藝術家Marcus Fischer現年42歲,從事音樂與多媒體創作,相當多元,同時也是位策展人。圖/陳正杰

美國藝術家Alexandra Bell的《No Humans Allowed: After Sylvia Wynter》系列,以版畫的形式創作,將〈New York Daily News〉中關於1989年美國知名的中央公園案件,五名有色人種的青少年遭冤獄的文章做編輯,屏障一些文章的標題、關鍵字、圖片。除了種族議題外,藝術家更關心媒體的客觀性與渲染力問題。

美國藝術家Alexandra Bell現年36歲,於2013年取得新聞碩士學位,近年才開始從事藝術創作。內容多為種族與新聞媒體之間的關聯,常以真實事件作為題材。圖/陳正杰

加拿大藝術家Brendan Fernandes的作品《The Master and Form》,結合裝置作品與表演藝術,整體作品看似給舞者訓練使用的器材,形式相當極簡主義,周末部分時段會有舞者在現場練習,而沒有舞者操練的時段,現場會不斷回放舞者練習時產生的聲響。

加拿大藝術家Brendan Fernandes現年40 歲,作品多為視覺藝術與舞蹈結合,已曾於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紐約MOMA、洛杉磯蓋蒂博物館展出。圖/陳正杰

阿根廷藝術家Agustina Woodgate的裝置作品《Detail of National Times》,整個展間被封閉性系統管理的時鐘所環繞,所以每個時鐘不會有任何誤差,這類型系統過去被廣泛運用在工廠與學校中。藝術家將分針黏上砂紙,所以在時鐘運轉的過程中會不斷刮花鏡面。藝術家透過這種標準化時間的主從配置,討論現在社會制度與勞力剝削問題。

阿根廷藝術家Agustina Woodgate現年38歲,創作多為跨域與跨學科,主要討論人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圖/陳正杰

美國藝術家Nicole Eisenman的戶外大型雕塑《Procession》,藝術家使用大量複合媒材所創作的動態雕塑,就在美術館6樓露臺。一個巨型的人型馱負著一件人型「作品」,其餘人型則以歡慶的型態在側。整體顯得雜亂、吵鬧與滑稽,中間的作品定時會從屁股噴發大量氣體,極具現代寓言風格。

美國藝術家Nicole Eisenman現年54歲,本次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惠特尼雙年展(1995、2012、2019),受表現主義和畢卡索影響,喜愛使用強烈的色彩與卡通化的人物表達生活中帶有悲情的黑色幽默。圖/陳正杰

|臺灣雙年展將走向何處

看完2019惠特尼雙年展的直接感想還是會連結到臺灣,臺灣目前有諸多雙年展(有些並非以雙年展作為展名,但實質上仍是雙年展形式),但有哪個雙年展有企圖要成為國際性的雙年展,或是代表臺灣當代藝術指標的雙年展?說實話沒有,但鄰近的泰國曼谷雙年展卻在第一屆就展現了如此高度。這也是很多臺灣雙年展容易被形容成「為做而做」、「消化預算」、「分配資源」的原因。去分析惠特尼雙年展的藝術家參展結構,今年的女性藝術家比例高於男性;且並非本屆參展藝術家年齡層偏低,就2008年開始統計,僅2012、2014平均年齡稍高外,2008、2010、2017、2019參展藝術家平均年齡都是30-40歲之間。單就這個方向思考,臺灣的美術館系統或是雙年展,是否有過度「殿堂化」的可能,或許值得好好思考一番。而當代藝術的價值,無論從定義、認同到展現,想來都還有極大的討論空間。


藝事廳

不論事情大小、情節輕重,抑或展覽生態、市場趨勢,皆有可談可議之處。是以成立「藝事廳」,歡迎各方人士前來共議同論。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