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學

台灣攝影第一手脈絡  看見發生中的攝影寶藏

由台灣藝術家姚瑞中發起、資深獨立編輯章芷珩主編的《攝影訪談輯2》(PHOTO-LOGUES II )就在本月出版。

曹良賓的攝影書《中途》,作品〈One-America〉31(2014)。

李小鏡,〈源〉(1999 )。

姚瑞中主持本攝影訪談輯的想法在於透過深度訪談攝影師,讓大家多了解台灣這塊土地,發掘台灣豐富的文化資產與攝影寶藏。《攝影訪談輯2》內,從橫跨世代的受訪藝術創作,亦可看到台灣攝影的多元與包容特質,可以從第一手資料瞭解台灣攝影人對於什麼是攝影的觀點與面貌。

林欣怡,《鯤言》,〈霧社〉(2016)。

《攝影訪談輯2》,張哲榕作品。

《攝影訪談輯2》,邱國峻作品。

黃建樺,《空景 – 迎風飄逸是如此奢侈》,86x168cm,攝像操控-超亮麗相紙、鋁製無酸背版裝裱,2010。

姚瑞中表示,在十餘年教書過程裡,發現多數年輕人並不了解台灣過去的攝影樣貌,也缺乏大學開設攝影科系,累積並傳承台灣攝影美學,書店能找到的書籍多為日本與歐美路線,缺乏本土攝影輪廓,也未有相關機構能與國外進行系統性對等交流,同時呼籲出版界能開發攝影書籍市場,活絡台灣攝影面貌。他更進一步說明,現今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拍照,然而是否能理解影像的意義?因此本系列攝影訪談輯,發願串聯台灣老中青三代攝影師,為台灣攝影發展脈絡留下第一手資料,期待讓年輕朋友累積文化底蘊,看見台灣擁有許多正在發生中的寶藏。

廖健行,〈Thanksgiving〉。

《攝影訪談輯2》,李小鏡作品。

《攝影訪談輯2》訪談了21位攝影創作者,編輯特色不按輩份排序、也不採風格歸納或編年體,而是靈活配置受訪者的不同世代與創作風格。目的在於與讀者深度對話,正是本書英文書名的由來:將「Photography」(攝影)與「Dialogues」(對談)二字合併,即為PHOTO-LOGUES。

《攝影訪談輯2》,吳權倫作品。

《攝影訪談輯2》新書發表會

 

《攝影訪談輯2》(PHOTO-LOGUES II 訪談攝影師

劉芸怡、盧昱瑞、歐宗翰、林欣怡、廖健行、曹良賓、瓦歷斯.拉拜、李立中、王琬瑜、李小鏡、陳斌華、鄭亭亭、吳權倫、張哲榕、王挺宇、邱國峻、李詩儀、朱盈樺、黃建樺、黃亦晨、高俊宏

 

圖文提供/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編輯/rippling

身體即是大自然 與景色合而為一的超現實攝影 – Arno Rafael Minkkinen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