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美藝論

是什麼驅動藝術的畫筆?畢卡索與沃爾特,還有女兒瑪雅

昨日(12/20)西班牙傳來消息,世界著名藝術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長女:瑪雅.維德邁爾-畢卡索(Maya Widmaier-Picasso)已安詳辭世,享壽 87 歲。

五年前,一檔名為「畢卡索與瑪雅:父親與女兒」的展覽曾在巴黎高古軒畫廊(Gagosian Paris)登場,首次以畢卡索為女兒瑪雅描繪的肖像為主題,探索另一種觀看畢卡索的可能。策展人是專門研究畢卡索作品的藝術史學家:戴安娜.威德邁爾.畢卡索(Diana Widmaier Picasso)。她也是瑪雅的親生女兒,畢卡索的孫女。

瑪雅充滿色彩的童年與畢卡索家族

1935 年,二次世界大戰正醞釀成形,瑪雅出生於法國小鎮 Boulogne-Billancourt。她是畢卡索與當時摯愛,法國模特兒沃爾特(Marie-Therese Walter)的後代。

在眾人皆惶惶奔逃的戰爭氛圍中,孩子的純真快樂,似乎對畢卡索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瑪雅生命的頭十年中,畢卡索是一位投入的父親,我們可以在這期間非常多的素描與油畫作品中,看見他對女兒成長的觀察與描繪。例如開頭這幅創作於 1938 年的《瑪雅與船》(Maya with boat),融合立體主義、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運用高超的抽象畫技巧,留下瑪雅玩耍的童趣身影。

畢卡索的四名子女中,瑪雅獲公認是她父親繪畫方面的專家,她這一生花費許多心力研究並保存畢卡索留下來的作品,並致力於推廣,多次將作品捐贈給不同的博物館。

然而故事的發展並非總是溫情。畢卡索傳奇的一生中,有著相當風流的面向。瑪雅的媽媽沃爾特其實是畢卡索的情婦。1955 年,畢卡索的首任妻子奧爾加.科赫洛娃(Olga Khokhlova)過世。1961 年,畢卡索與賈桂琳.洛葛(Jacqueline Roque)結婚。未有子嗣的洛葛,後來與第一任妻子所出的長子保羅(Paulo Picasso)結盟,為財產之爭打擊非婚生子女。

1973 年,畢卡索以 91 歲高齡過世。在洛葛的阻攔下,保羅的孩子帕布利托(Pablito Picasso)無法瞻仰祖父遺體,憤而輕生。兩年後保羅病逝。沃爾特與洛葛,難以接受畢卡索的離開,往後幾年也陸續選擇結束生命。有關畢卡索成就本身的保存與延續,由瑪雅再到戴安娜,反倒成為藝術家故事中一支難能可貴的伏筆。

畫筆下風格明媚的沃爾特(Marie-Thérèse Walter)

Le Rêve 是法文的「夢」。這幅著名的作品,靈感的來源正是沃爾特。與情欲的表現有關,畫中女子面部有明顯的陽具象徵。簡約的輪廓線條,與對比鮮明的色彩,令人想起早期的野獸派。

值得留意的是,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畢卡索畫作中,金髮碧眼的沃爾特肖像,如同這幅 Le Rêve,幾乎呈現一派陽光明媚的情調。

回到藝術家的人生。畢卡索與 17 歲的少女沃爾特相遇,當時沃爾特並不知畢卡索的名聲,卻仍受其人格魅力吸引,兩人共度了好幾年幸福的時光。就像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女子等待著男子,不知何時才與正宮離婚的承諾,直到無論創作或生活的激情,都平淡下來。

畢卡索厭倦了沃爾特的溫順,下一任情婦朵拉.瑪爾(Dora Maar),是個充滿才華的攝影師與畫家。但也是這樣一位擁有藝術敏銳度的女子,活在畢卡索盛名的陰影下,被描繪成「哭泣女人」的陰暗形象,與沃爾特產生強烈對比。

故事來到尾聲。第一任妻子過世後,畢卡索其實曾轉向沃爾特求婚,但沃爾特並未同意。在畢卡索的後事中,因賈桂琳.洛葛阻擋瞻仰,帕布利托飲漂白水自盡,沃爾特還賣掉兩幅畢卡索的畫,試圖挽救帕布利托,協助他前去美國就醫。沃爾特的女兒瑪雅,甚至孫女戴安娜,更是選擇了推廣畢卡索作品的路。

是什麼驅動藝術的畫筆?又是什麼驅動著我們的人生?

2023 年,即將迎來這位傳奇藝術家逝世 50 週年。或許我們欣賞傑出的藝術,也好奇他們如何創作出這些作品,樂於聆聽這些曲折跌宕的人生故事,就是因為一切像是鏡子,不論過了多久,都映照出可令我們思索之處。

撰文|Melody TU
圖片.資料|art-picasso.comAnOther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