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James Cohan藝廊近期推出 藝術家Mernet Larsen 個展,這位銀髮皚皚且步入耄耋之年的畫家,有著讓人過目難忘的創新構成主義風格,筆下立體人形儼如牛奶盒切割製成,舉凡肩膀、頭顱或下頷等輪廓,皆是一派方方稜稜,更有甚者,有時人像身軀還筆直得像根長桿子,再襯以各種擺盪於真實與奇幻的場景,讓其作品韻味與氛圍皆十分獨到。
Mernet Larsen生於1940年美國密西根州霍頓市,數十年創作生涯裡,合計舉辦逾30次個展、70場群展,作品並廣為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加州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等重要美術館收藏。
暈眩空間場景,映射當代生活的焦慮混亂
James Cohan藝廊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23日期間在紐約沃克街展出Mernet Larsen最新畫作,此回展覽已是Larsen與藝廊第三度合作。過去60年來,Larsen持續不輟創作這些稜角分明的人物,他們所在場景往往漫瀰著緊張氣息,且是一處挾帶扭曲幽默的平行世界。審覷她筆下所摹繪的矛盾空間系統,混雜了扭轉、等軸與普通的視角,Larsen將日常裡尋常不過的場景拋擲入畫,演繹成類似真實生活的暈眩版本。
Larsen在畫風上廣泛霑濡諸多流派,包括俄羅斯構成主義(Russian Constructivism)的非具象幾何、文樂木偶戲以及印度袖珍畫(Indian miniatures)等等,其作品從過往藝術形適中攫取構成線索,這些基礎是她獨特場景人物畫的一種跳板,足以從中闡述當今時代氾濫的焦慮情緒。
此回展出的12幀繪作,是Larsen十多年來持續發展的敘事繪畫(narrative paintings)主體,追溯此創作發韌,應起自1999年一個契機,她談到,「我決定投入具有量感、深度以及重要行動本質的懷舊敘事繪畫,我渴望像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那般,創作足以激發永垂不朽經典感的畫。然而我很明白,本質必須被建構,而非已顯露的。」據此,Larsen在繪畫上強調縮減、洞悉以及操控敘事畫的空間元素,並於往後十年利用抽象語彙――但非幻覺主義(illusionism)作為手段,藉此通往更接近本質的再現形式。
以構成主義大家埃爾・利西茨基為創作基模
展覽中的畫探索俄羅斯藝術家埃爾・利西茨基(El Lissitzky)的非具象(non-objective)構成,是Larsen此系列創作最關鍵的試金石。她運用利西茨基的抽象形式作為自由聯想的媒介,緩緩用幾何結構形塑出具像空間的心理秩序,並建造出一個讓策展人維洛妮卡・羅勃茲(Veronica Roberts)所稱譽:「21世紀中最讓人眩惑與心理複雜的敘事繪畫。」
就Larsen《太空人:日出(埃爾・利西茨基之後)》(Astronaut: Sunrise (after El Lissitzky))以及《太空人:日落(埃爾・利西茨基之後)》(Astronaut: Sunset (after El Lissitzky) )兩幅作品來看,儼如一塊扁平板子的太空人以及宇宙場景,均擷取了利西茨基1924年構成作品的直線以及抽象形式作為視覺基模。
根據前述概念所形成的作品,都描摹了一個正在經歷相變(phase transition)的星球,球體前方則是以對角呈現的飄浮太空人,而這些讓人暈眩的空間,沒有任何隱性水平線或可靠的優勢位置。事實上,這正是Larsen的用意,她期待觀者感到迷惑並破壞固定視角,在此情形下勾繪出這個宇宙敘事不可察的維度。
圖文提供/James Cohan Gallery、Juxtapoz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