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美藝論, 甲事讀藝

冰宮與櫃子 當「艾莎」作為一種同志暗號

© Disney

|公主不再哭哭啼啼,她們既溫柔又能打

《冰雪奇緣》(Frozen)的女主角艾莎(Elsa)被眾人發現了她隱藏十幾年的驚人魔法秘密,於是一個人逃到了下著淵遠大雪的無人雪山上,當她大唱〈Let It Go〉、用一雙美腿狠踏白雪,用力踏出了一幢湛藍冰宮時,所有人都再也無法拒絕冰雪女王的魅力。不管是之後她大戰入侵者,瘋狂輸出攻擊魔法的戰鬥場面,或是故事結尾對於真愛之吻定義的翻轉,艾莎的角色形象一改先前迪士尼動畫公主系列—公主們總是等待一個未曾謀面的王子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被動近乎孱弱的處境,新形塑出了一位能夠保護自己,甚至捍衛自己所愛事物的女主角形象。

© Disney

《冰雪奇緣》劇情中有一個橋段,艾莎小時候用魔法與妹妹安娜(Anna)玩耍時,不小心用冰雪魔法擊中安娜的頭,導致她昏厥,她們的父皇母后焦急地帶著他們去見森林中的石精靈長老,看看能否有解決辦法。石精靈長老一開口便問他們:「艾莎的冰雪魔力是詛咒還是天生?」父皇母后簡潔地回答:「天生的」。這串簡單的問答,對照著《冰雪奇緣》一上映,就讓許多影評與粉絲爭論不休的主題—「艾莎是不是一個同志?」,是一個切入點,我私心認為,這一個橋段正是迪士尼公司為同志觀眾們準備的暗語彩蛋,同時,石精靈長老的回答也是迪士尼處理同志議題的一個立場態度。

© Disney

|艾莎是同志?

艾莎天生的冰雪魔力隨著她的年齡增長越發強大,有時甚至無法掌控,而父母教導她的並非學習去控制與運用,而是戴上手套,單純地壓抑它,同時也間接導致艾莎足不出戶以免傷人意外。能說艾莎父母的愛蠻橫嗎?但是他們也從未見過那麼強大的冰雪魔法⋯⋯

© Disney

《冰雪奇緣》要傳達就是,越是去隱藏與壓制天生就具有的「天賦」,它反而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次性的爆炸開來,而冰雪魔力暗指的可以是才能、性格、愛好,或——性傾向,在我的認知裡,性傾向不過就是一種人格特質而已,它與律動平衡感、理科腦、交際花或高敏感人無異,只是一種天生具有的特質傾向,自我實踐使一個人趨近完整,因此這些傾向都需要一個管道來疏通,或者舞台來發揮。

事實上,主題曲〈Let It Go〉的歌詞處處都有玩味之處,它的巧妙設計讓不同生命經驗的人能夠投射出不同感受。「別讓他們進來,別人他們看見,你永遠都該做個乖女孩」(Don’t let them in/Don’t let them see/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這一句唱在同志耳邊,簡直就是一個同志關在櫃子裡的心得啊!

艾莎被認為是同志的點還有一個,就是她的創造力,拜託,她可是自己一個人操盤設計了一棟冰宮還有妖氣爆棚的長禮服耶(不像灰姑娘還要靠仙女跟一群小鳥)!

© Disney

同志經常被認為對時尚與美感有異常的感受力,儘管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與偏見,但不可否認的是,同志確實在時尚、設計、戲劇或藝術界的比例異常地高。一種同志百種人,穿著時尚身形健美的陽光男同志,或是帥氣俐落短髮的鐵T,不過都是同志其中的一種爾爾,但因為這些形象容易被接受,因此也被當做「同志模板」經典款,不僅在異性戀眼中視為主流,同志圈內也總有同志主流形象之爭。目前最通用的縮寫LGBTQ,代表的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以及酷兒(Queer)或是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光是自我性別認同就有這麼多種,何況是人的形象?

|「艾莎」從過去就存在

Robert Rauschenberg,1925 – 2008

美國前衛藝術舉足輕重的藝術家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 – 2008),以抽象度與符號度極高的作品聞名,他將輪胎與羊標本組裝成裝置雕塑,透過絹印與拼貼反覆堆疊出一幅平面繪畫,這些作品投射給觀眾最初印象便是「看不懂」,而人腦的慣性會嘗試在目前無法理解的視覺印象中去挖掘「意義」,試圖去看懂,去補足意義。藝評家與策展人郭昭蘭指出,在當時的藝術評論對於羅森伯格後現代作品的看法分成兩派,一種是從整個後現代藝術的時空維度來觀看的羅森伯格的拼貼手法,不特意去解讀他所安排的符號意義,將之視為一種手法;另一派則是認為羅森伯格的圖像性徵都是有意義的,必須去拆解這些符號。

而郭昭蘭選擇了另外一個角度:羅森伯格的同志身份。

當時50、60年代的美國處於極度恐同的年代,壓抑到了60年代末後也因而出現了著名的性戀抗議運動「石牆暴動」,郭昭蘭研究羅森伯格與同性密友的書信等資料,發現羅森伯格這種抽象與打散符號的藝術手法,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做法,這些拆解的符碼讓他能夠隱藏自己的情慾於作品中不被輕易解讀。如果將艾莎逃家到雪山建立自己冰宮的過程視為一個同志的出櫃與自我認同之旅,那麼羅森伯格的拼貼藝術就像是那座冰宮,待在裡面既能讓他創作藝術、也能讓他免於恐同氛圍的傷害。

對於LGBTQ的無知恐懼組合出了一個個櫃子,將人們關進去,虛擬的艾莎與真實的羅森伯格,卻都有著突破這層櫃子的原生衝動,草間彌生舉辦乍現行為藝術時曾說過,如果世間眾人都能自由地釋放自己的愛慾,那麼戰爭會消失吧?


甲事讀藝 |下期預告
史嘉蕾喬韓森原先預計在電影 《 Rub & Tug 》中挑戰試圖挑戰跨性別角色丹特.吉爾(Dante “Tex” Gill),卻引起了影迷們的不滿而辭演,影迷抗議:一個異性戀女子真的能飾演好跨性別角色?而一個異性戀藝術家能創作出同性戀藝術?真的有「同志性」這種東西嗎?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