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不是文字(This is not a text)〉這幅作品,對藝術史稍微有點認識的朋友,可能會想起超現實主義畫家 馬格利特 的名作:畫面呈現寫實的煙斗,底下卻寫著一排字:Ceci n’est pas une pomme.(這不是個煙斗。)文字符號的功能,與繪畫象徵的意義,在觀者的認知中產生了有趣的落差感。
我也想起了以《 天書 》為代表作的中國藝術家 徐冰,參考《康熙字典》的造字規則,創造貌似漢字的特殊藝術語彙。還有南韓藝術家 Jung Lee,源自對語言作為圖像運作的好奇,最出名的系列作品,即是在場景中呈現印刷短語或單詞的 霓虹燈裝置攝影。
從「這不是煙斗」到「這不是文字」──文字的溝通,圖像的溝通,在藝術的世界可以激盪出什麼樣新的解讀方式,挑戰我們既有的認知?來自北歐丹麥的藝術家 卡斯帕爾・波恩 (Kaspar Bonnén),基於對情感經驗的深度探索,則在他的畫筆下,達成文字與繪畫空間的平衡美學。
波恩生於 1968 年,丹麥皇家美術學院畢業。他的創作實踐包括繪畫、雕塑、裝置、速寫、攝影、小說和現代詩,類別相當廣泛。在繪畫中,波恩尤以對於「空間」的探索而聞名。他反覆描繪自己居住或童年曾居住過的客廳、廚房、臥室、書房等私人空間,藉以深入挖掘生命的存在感受與記憶。每一次的繪畫,都是一次重返現場,也是一次再詮釋的機會。
在他的文字繪畫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數個句子經過巧妙地權衡與安排,疊加置入畫中空間。有的句子出自藝術家自己曾寫過的詩句,有的則是藝術家繪畫當下的即興。而這些文字的作用,不僅僅只是望文生義那樣直白,甚至與畫中事物的描繪間,有著相悖的意涵。在形式與顏色的交錯共融中,形成特殊的解釋空間,不同人可以有不同涉入的方式。
例如〈我從來沒有做過〉這幅畫,我看見黑色的字與黑色的窗框混沌一體;對我而言,文字指稱的「我從來沒有做過」,是否真的沒做過(不管做過什麼)?遂變得曖昧不明起來。另一幅〈我們試圖建立一些東西〉,文字形體如此清晰,就好像真的建立出什麼。〈我只是想讓你開心〉的文字則破碎隱入畫中物體間,似乎可以感受到意念化為空間中的實體,傳遞「我只是想讓你開心」的幽微表情。
藝術家即將於年底來台北舉行個展,展出包含上述幾件創作,共 9 件最新文字繪畫及多幅速寫作品。波恩長期嘗試在不同媒材形式的藝術創作中融入文字,此檔展覽可視為他對此研究、探索與實驗的階段性重要成果。有機會不妨到現場欣賞,也許你會有屬於自己的解讀。
撰文|Melody TU
資料.圖片|Nunu Fine Art
這不是文字:卡斯帕爾・波恩個展
────────────────────────
展期|2022.12.23 – 2023.02.17
時間|週三至週日 13:00-18:00
地點|路由藝術畫廊(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67巷5號1樓)
藝術家座談|2022.12.30(五)19:00
* 藝術家 Kaspar Bonnén 將親自出席,畫廊現場並備有中英翻譯人員。
卡斯帕爾・波恩 | Kaspar Bonnén
現居丹麥哥本哈根。集畫家、雕塑家、詩人於一身,作品種類繁多卻皆能精準利用其特性,表達出空間所擁有的複雜性。自90年代中期開始,波恩開始實驗不同藝術形式,來述說個人、群體社會與空間的關係:在繪畫的部分,他畫出各種立體角度的聚合體,挑戰二維畫作所能呈現的視覺效果;在雕塑品上,他不被展演空間侷限,反而利用作品切割空間,硬生生抽走觀者的空間感,在波恩所創造出的時空中尋覓自我。波恩的作品矚目由丹麥遍及整個北歐,近年也於東京辦過個人畫展。除了展出外,波恩的作品也被收藏於丹麥國立美術館、奧胡斯美術館、瑞典當代美術館等知名美術館。
延伸閱讀
➤ Rosy Keyser | 美國重量級當代抽象藝術家 首次來台個展
➤ 如果時間有色彩|荷蘭藝術家 Goudzwaard 是靜物也是抽象的錯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