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巨蛋商場地下層的天井下,兩片巨大的葉,面迎光線,懸浮在半空中,這是衍象設計實驗室闞凱宇的新作《雨生光芽》。
以演算法召喚自然,始於好奇觀察
縱使是植物達人,也猜不出創作者呈現的,是哪一種植物的葉子——因為它並非現實中某種樹葉的寫實模仿,而是演算法造就的結果。然而,仔細觀看葉面上,經數位分割的三角形板,從細碎擠壓到舒張,種種細節卻又與植物的生長規則如此吻合,而這,即是屬於闞凱宇的科技藝術了。
大學學習工業設計,研究所鑽研建築研究,一路在設計師、藝術家、策展人、創客各種角色中,吸收不同經驗的闞凱宇回憶,小時候,他就喜歡自然裡的生物,總愛到草地或樹林裡抓昆蟲。時常接觸、觀察自然的經驗,形塑獨特的身體記憶,使其在發展《雨生光芽》作品中,會去思考植物生長的樣態,再經由當代的數位科技語彙,將植物的獨有樣貌呈現出來。
數位分身,打造不冰冷的獨特靈魂
演算法能精準指引設計的模樣,甚至創造與不同於以往的做法,只是相較於一般雕塑,較難能達成手作的溫度感。然而,對於這位總是自己打造機器的藝術家而言,現代工具僅只是他的數位分身,使其作品同樣擁有他的獨特靈魂。
獨特有溫度的靈魂,來自細緻的觀察,更源於不間斷的想像。闞凱宇笑說,從小不喜歡上課,漫長的教室時光,便醞釀著各式各樣的白日夢。直到現在,他仍然在找到一個起頭之後,便開始延伸擴展各種可能,如《雨生光芽》的芽葉那樣,越長越大,越長越開展。
慢下來,重新感受生活每一刻
疫情前,闞凱宇總想著「要到更遠的地方闖一闖」。他積極參與交流活動、參展發表作品,尋找各種機會,也認識不同的朋友,大家一起討論各種合作的可能。
好不容易待到疫情結束,正當蓄積數年能量的闞凱宇,想再度奔向世界懷抱、執行想像中的各種計劃時,卻發現身體出了狀況。「我最近,才剛學會好好吃飯、喝水。」生病之後,闞凱宇才意識到,除了創作,其實生活裡的每一件事,陪伴家人、與同事相處,甚至是吃飯喝水,也同等重要。
認知到時間的有限,不能無窮無盡展開時,讓闞凱宇更能慢下來,去感受每一天的細節。然而其實在過去,他的作品早已在告訴人們,要睜大眼,去看見生活的美好。「自然裡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地方,我想提醒大家,去注意日常那些容易錯過的事。」在這次《雨生光芽》的向陽面,闞凱宇即以晶亮的鏡面,將自然的每一刻都收攏進來,使人能在人造空間裡,記得去感受自然的瞬息萬變。細膩體貼的他,又於葉底採用霧面設計,讓作品能融入商場多光源環境,體貼商場來去的人。
無論晴雨,都是夢想的好日子
生活有晴有雨,並不是晴天才是好日子。對《雨生光芽》而言,「雨落下來的時候,這件作品才完成。」闞凱宇說到,當雨從天井落下,順著葉片往基部墜流時,這棵樹芽的莖部才會出現。藝術家盼望,做為國際型的體育場館的大巨蛋,能為我們的體育播下一顆種子,並且期許它能在日夜之間,冒出夢想的芽苗。
在出不了遠門的雨天,並不能阻礙闞凱宇交流的慾望。出國到處跑的老方法不管用不打緊,「尋找在台灣的人,或者邀請別人來台灣合作,一樣能有交流。」只要播種,新的計劃總能長成許多可能,去傳達當代的樣貌。
科技藝術裡的創客,傳達當代文化美學面貌
深具「開放、分享、共創」創客特質的闞凱宇,不放大自己的獨特性,而是自認為是科技藝術的一員。「一個群體的發展,可以表現出這個社會的樣貌。」他認為,他和群體裡的其他人一樣,也與過往的手工藝概念一樣,都是運用當下最新的技術,傳達當代的文化與美學模樣。
為了能讓更多人接觸到屬於當代的文化美學,闞凱宇創作許多公共藝術作品,直接與社會互動溝通。接下來,他也希望能與不同的品牌單位合作,期待在多元土壤裡,有機會讓科技藝術與更多樣的文化精神互為養分,開展出更多的活力與希望。
採訪.撰文|清歌
攝影|Richard CHANG
延伸閱讀
・在時光裡停佇下來,曾令理在城市中打造做夢的節點|2024大巨蛋公共藝術
・自由不羈的烏托邦,吳書原在城市裡打造新荒野美|2024大巨蛋公共藝術
・松菸巨蛋野球場的九局下半,豪華朗機工創造感動未來|2024大巨蛋公共藝術
・川流不息的生命能量,科技藝術與音樂創造線性夢想|2024大巨蛋公共藝術
・一場城市裡的藝術盛宴 瘋設計X長尾智子的創作與夢想之路|2024大巨蛋公共藝術
・潮流之脈,打造速度感的街道傢俱|瘋設計X Tape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