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城市藝術事件, 城美藝論, 展演活動

松菸巨蛋野球場的九局下半,豪華朗機工創造感動未來|2024大巨蛋公共藝術


1939年,松山菸廠工場的藍晒圖上顯示,廠區的南方,被標訂為棒球場的預定地,這裡,也正是現今大巨蛋的基地位置。八十五年,是足以讓老中少三代留下共同熱血回憶的長度,雖然時間曾經停滯,而今,曾經夢想的聲響,要在此處重新沸騰起來。


《永動之境》(左)《揮棒瞬間》(右) 攝影|Richard Chang

「松菸巨蛋野球場的九局下半」,由豪華朗機工的林昆穎、張耿華與社計事務所的吳漢中策展人,在爬梳歷史文化地景,偶遇歷史給予的美好巧合之後,為大巨蛋精心擘劃的公共藝術計畫。他們選擇以「潮、科技、夢奇地」為核心主題,帶領七組藝術團隊打造十件作品,揭示這三十二年的夢想孵育之路,終能走到最後一哩路的感動。

感動,是豪華朗機工的藝術實踐目標。跨域混種的團隊,每個成員都能專注於每個合作的當下,並在多重邏輯的共創火花中,使彼此的技術相互交融,最終傳達出藝術的能量。而在團隊為大巨蛋創作的兩件作品之一《揮棒瞬間》,他們共同關注的,即是夢想達成的時刻。

攝影|Richard Chang

深刻感動的創造,須得先敞開五感,浸潤於場域之中。豪華朗機工進到棒球場,感受現場氛圍,更登上轉播車,走入牛棚,全方位體驗棒球每種角度的美好。最終,他們選擇透過科技藝術,創造出他們最想重現的球場記憶。那便是在觀眾席上,全員屏息凝神,雙眼緊隨盯著被投出的球,最終看到打擊者全力擊球的那瞬間——手持加油棒的觀眾,全數揮舞喊叫,那一陣的轟聲雷動。

豪華朗機工帶領團隊夥伴,設計出加油棒輪廓的裝置,安放整排圍繞場域,呈現出球場觀眾的龐多數量。這些裝置就像觀眾一樣,可能抬頭低頭,也可能像小鳥般交頭接耳等各式各樣的動作。隨著動作變化,裝置也展現了球場聲音。跑壘、擊棒、接球等細碎聲音,現場的加油聲,以及鼓譟歡騰的聲響等等,都被編織成一段段音樂。豪華朗機工讓聲光動作相互輔成,展現不同的棒球情境,令觀者在在感受到野球場的激情,並且要人期待,往後,這裡還會發生多少值得記憶的時刻。

作品《揮棒瞬間》攝影|Richard Chang

作品《揮棒瞬間》攝影|Richard Chang

運動員在球場上達成的歷史性一刻,往往根基於日常的重複練習。作品《永動之境》,便是以無盡的風的動能,講述球員週而復始的運動狀態。三環一體的裝置,以其生生不息的動力,改變著場域的每刻風景,也為來往的人們,捎來了日常的活力,為未來添增動能。

在創作時,豪華朗機工總思考著「藝術的永續」。他們希望跳脫固有想像,不只是將一個作品放置到一個定點,僅只展示一瞬間的美,而是能重新思索創作與空間的關係,去看見作品在環境中的「未來」模樣,於是就連維護,都涵納在設計的考量範圍。畢竟,當公共裝置佇立的時間一長,就能為居民生活回憶的一部分。

作品《永動之境》攝影|Richard Chang

作品《永動之境》攝影|Richard Chang

一直以來,豪華朗機工接受的挑戰,件件都很不容易,然而他們也未曾被困難打敗。「我們很清楚,現在能做到什麼。」這個「因為不一樣,才會在一起」的跨域團隊,從溝通默契到技術交流,從基本價值觀到眼界視野,在日常節奏默契對接、相互火花刺激之中,累積小小的超越,讓他們能擁有創造出規模巨大的《聆聽花開的聲音》,甚至規劃「松菸巨蛋野球場的九局下半」的實力。

對團隊的自信,源自於對成員個人的信任。「要相信,大家是有所累積的。」張耿華告訴我們,豪華朗機工團隊各有專擅。無論機械、雕塑、音樂,甚至是養蕨等興趣,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專業、愛好上持續耕耘,宛如《永動之境》那樣,以日日的積累,成為團隊能一直向前的珍貴動力。

攝影|Richard Chang

提及夢想,豪華朗機工認為,他們總是選擇著力於眼前的挑戰,認真的揮出每一棒,踏實前行。而這每一步,也都連接著未來。「雖然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模樣,但我們一直在我們的未來裡。」林昆穎輕鬆且有自信的這麼說。

他們在理想與現實之中尋求平衡,不斷挑戰自我,去創造更有趣、更有能量的作品。「不是說相信未來一定會怎樣,而是我們相信,我們這一群人會解決問題,甚至創造可能性。」林昆穎如此確信。

攝影|Richard Chang

再往前一步,豪華朗機工希望能逐步走向國際。這些年,他們在臺灣獲得許多國外的肯定,也獲得日本等地的參展邀請。他們深懂臺灣藝術的能量,乃至於臺灣隱形的產業冠軍的厲害。再來,他們要把這些積累,放到世界的平台上,讓世界看見屬於台灣的感動力量,也讓台灣人看到,我們值得為自己的獨特驕傲。新的夢想場景,豪華朗機工正開始創造。

攝影|Richard Chang

攝影|Richard Chang


採訪.撰文|清歌
攝影|Richard CHANG


延伸閱讀

在時光裡停佇下來,曾令理在城市中打造做夢的節點|2024大巨蛋公共藝
自由不羈的烏托邦,吳書原在城市裡打造新荒野美|2024大巨蛋公共藝

更多詳情請關注臺北大巨蛋-春芽及城市美學新態度的報導。
本文同步刊載於 瘋設計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