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瑞典的年輕藝術家 Emil Ohlund,其藝術創作深受流行文化和亞文化的影響,他從電子遊戲、動漫、玩具等領域廣泛汲取靈感,在融入迷幻又科幻的個人視覺語言與豔麗的調色盤後,形成一種從數位「侵入」現實世界的獨特視覺體驗。
Emil Ohlund(埃米爾.厄倫德)1985 年出生於瑞典瓦爾德馬什維克,2009 年至 2012 年在厄勒布魯藝術學院學習繪畫,現生活和工作在瑞典厄勒布魯;此外,Ohlund 還是瑞典文化藝術團體 Bunkern 的聯合創始人。
Emil Ohlund 曾在日本、瑞典、臺北和北京等地舉辦個展和參與群展,並受邀在瑞典穀歌總部繪製大型壁畫。其作品被日本、美國、歐洲、墨西哥等地的私人藏家收藏。
在成為藝術家之前,Emil Ohlund 還曾是一名成功的音樂人,曾在俄羅斯、日本、德國、英國、比利時、挪威等國家進行過多次巡演。關於從音樂人到藝術家的轉變,Ohlund 解釋道:「我的音樂風格主要是Grindcore 和死亡金屬。我會在電腦上用軟體創作 Breakcore、硬核和 Chiptune。音樂是我表達自己的第一種方式,但在過去的幾年間,我越來越專一於用繪畫表達。可能音樂對我來說,總是感覺有點難以準確地表達我想要的內核,大多時候都不會像繪畫那樣讓我感到滿意。從經濟角度講,做音樂也很難,太難了,特別是當涉及到我做的和喜歡的那種音樂時。」
因為發掘到自己對繪畫的喜愛,於是在 2009 年,24 歲的 Emil Ohlund 考入厄勒布魯藝術學院開始專業的學習繪畫。Ohlund 非常喜歡村上隆、梅沢和木、Todd James、Olivia Pettersson Fleur 等藝術家的繪畫,尤其為村上隆超扁平且完美的技術所傾倒;Ohlund 自己在創作時也在追求那種超扁平的感覺,所以他從來不是用噴槍或類似的工具,只用手和畫筆進行創作。
在創作時,Ohlund 習慣用小號的筆刷來塗抹丙烯顏料,根據不同的色調。他通常會在每個色調上塗抹 15~40 層顏料,這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但為了達到他所追求的逼近印刷或數位作品的效果,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色彩的選擇上,藝術家更喜歡使用代表著「快樂」或 「瘋狂」的鮮豔色彩,以此為媒介傳遞出那種我記憶裡的電子遊戲、80/90年代的老玩具和動漫的感覺,將觀眾帶入到那些世界。就如藝術家所說:「這些顏色總是能讓我感到興奮和快樂。真實的世界可能對我來說很暗淡,所以我想使用與之相反的顏色。」
更多作品欣賞
➤ 延伸閱讀|以魔性笑顏花朵橫行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村上隆
身處當代藝術產業鏈與體系之中的村上隆,運用「商藝並行」的概念,透過商業包裹藝術的手法,達到表裡相互支援,富野由悠季的機器人鋼彈與村上隆的微笑小花,看似風格不同,其實有著血緣般的共通點。
➤ 延伸閱讀|只有可愛不行嗎?長尾智子超Kawaii的文藝復興
一幅以動漫角色風格重新創作文藝復興大師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經典作品《維納斯的誕生》的作品,讓 長尾智子 (Tomoko Nagao)這個名字一舉躍上歐洲各大主流藝術媒體版面,其兼具藝術內涵與視覺感強烈的超扁平(Superflat)創作風格,快速地為她在歐美藝術圈裡博取不少激賞。
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 瘋設計商店會員
追蹤 城美社群,美學素養立刻 Level Up!
本篇圖文授權來源:藝術壯士(微信號:yishuzs)
原文:潜入被解构的电子记忆,欢迎来到 Emil Ohlund 的幻想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