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荷蘭藝術家Reinoud Oudshoorn首次的台北個展「Vanishing Point消失點」,剎間會有點疑惑──雕塑作品高高低低貼著牆面,看似沒有一個規矩。
然而,這是藝術家的特意安排。如果你仔細看,便能發現每件作品都能將視線延伸引導到同一高度的點上,那就是「消失點」。如果連接這些隱形的消失點,就能發現這個展間的佈置,和展品看起來同等理性完美。
曾經從事平面藝術創作的Reinoud,因為想探究更多材質的可能性而轉作雕塑。過去花去的時間終究沒有白費,他在新領域中挪用了繪畫的透視法,讓他可以自信地說出翻轉常人印象的話:「我的雕塑是去創造出更多的空間」。
雕塑這種以佔據空間為常的量體,在他的空間裡,成了能釋放有限空間的任意門。
任意門的建構,源自Reinoud龐量的內蘊──小時候在荷蘭郊外,和家人在迷霧森林的散步經驗;在教荷蘭文學的父親大書房裡,大量攝取的文哲學閱讀;長期關注社會、文化等議題。無論是親身接觸的,抑或有意無意吸收的各種知識等,逐日累積成藝術創作的養分。
有了這些材料,打造也不容易。細看他的作品草圖,密麻的算式列到小數點第二位,不曉得的還以為自己看的是外包的工程圖,但這都出自討厭數學的Reinoud之手。他知道,想要精準表達自己腦內的詩意或哲學,作品必要完美,而他願意為此提起數字這項工具──雖說萬幸的是,他有個數學老師媽媽可以求助。
層疊的經驗、知識和情感,經過縝細運算,最終成了極簡形式。Reinoud說,在這樣看似簡單的線條之中,不以具象符碼侷限作品感知表現,每個人都可以跟隨自己的經驗與想像,賦予作品全新的意義,為作品帶來無限的詮釋可能,猶如任意門能夠通往任何地方。
於是,層疊的內涵能在簡單幾何中被有機地召喚出來,藝術家企欲雕塑能做到的「空間加法」,不僅在於探索有形空間,更有無形的探險與想像。
對Reinoud而言,創作本身也是種探險。也由於是探險,他不走重複路徑,於是他的作品沒有版次,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堅持不請助理的他,每次開展新的作品,都要從淨空的工作室開始,接著隨著直覺感受,在A4紙上打畫草稿,並在概念逐漸成形時轉畫成作品同尺寸草圖。在這之中,他會反覆琢磨各種大小,縱使別人看不過差一兩公分,都可能不是他心中想表達的那個樣子──當然,那些煩人的計算也得重來。也只有在真正想清楚了,才會做出成品。
不僅止於創作本身,讓他捨平面就雕塑的「材質」,當然也是探索的對象。他以鐵件的簡單線條傳達想像中的山巒,拿毛玻璃去表現記憶中若即若離、富動態感的白霧森林,也用木頭去製造和前二者氛圍很不同的互動邀請。靈活運用各種材質,不僅開展他創作的進路,更活化觀者想像的空間。
Reinoud也說,當以不同的材質接近、切入「消失點」這個主題時,他發現自己探索得越多,懂得的越少,這更讓他努力向前深究。在這種熱度之下,他的作品照片看起來節制冷練,但真正見到實體,總會被它散出的明朗新奇所驚豔。或許,Reinoud正為我們展示一種獨特探險可以擁有的模樣。
圖片資料提供/Bluerider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