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美學觀點

跨領域,是為航向無人知曉的未來|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專訪

※本文由 2022臺北文創名家觀點合作授權轉載※

Editor’s Note
參加雄獅美術新人獎,竟獲得評審蔣勳老師推薦,去為雲門舞集上課?
又因為覺得上美術課很無聊,拍攝舞者,而開啟錄像藝術創作?

來看後疫情時代,面對北美館轉型升級的挑戰,館長王俊傑如何形塑觀點,迎向未知之路。
 

身為臺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的掌舵者,王俊傑一天的作息從晨曦微光中展開,有會議時則須七點半抵達市府參與晨會,結束後馬不停蹄趕回北美館,迎接行政、展覽、工程等相關整日會議,直到夜幕低垂,往往在匆匆吃了晚餐後,還要趕著要出席自辦展覽的開幕或其他藝文活動。

北美館 王俊傑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上任第一天,我就有點後悔了。」王俊傑開玩笑地說。就職一年多來,每日被緊湊的行程纏身,很多事情需要快速思考、快速決策,就像陀螺一樣。王俊傑偶爾會想念起在臺北藝術大學教書的那段時光,但這不並妨礙他一直以來對美術館工作抱持的浪漫情懷,在北美館這棟以白色為基調的立體四合院裡,容納的不只是藝術展品,還有引領藝術文化的神聖使命。即便忙到無暇從事最愛的創作,王俊傑也甘之如飴。

王俊傑是臺灣新媒體藝術的開創者之一,從高中時期便已開始專業創作。1983 年落成啟用的北美館,堪稱是他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啟蒙之地,當時還是高中生的王俊傑尚不知道,10 年之後,他將會從觀賞者變成策展人。

1994 年,還在柏林藝術學院鑽研新媒體藝術的王俊傑,在北美館舉辦個人生涯的第一次大型個展《十三日羊肉小饅頭》。他先是虛構出五道中國神秘宮廷御膳食譜,挪用純商業電視廣告的觀念與形式,若有其事地製作出一套食譜影帶,現場還陳列著如假包換的食物模型,彩色印刷的 DM 上甚至有訂餐電話,整套展出內容亦假亦真,凸顯出圍繞資本主義運作的消費文化之荒謬,亦是對媒體建構的虛實混淆消費環境的嘲諷。嶄新的展出型式同時在臺灣和德國造成轟動,也形塑出王俊傑此後的藝術創作風格。

北美館 王俊傑
北美館 王俊傑
1994年王俊傑留學德國期間,在北美館舉辦生涯首次大型個展《十三日羊肉小饅頭》。(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1 年走馬上任的王俊傑,面臨的是即將滿 40 歲的北美館轉型升級的挑戰如何在後疫情時代面對更趨激烈地的全球藝術競爭?如何帶領美術館從菁英屬性轉向公眾屬性,找出兼具前瞻性和藝術性的行銷作法?都是他在實踐藝術理想之路上無法迴避的課題。

2022 年 5 月,王俊傑上任一年多,爭議多年的北美館擴建案終於塵埃落定,將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以「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為基地打造全臺首座「地下美術館」,上層仍為公園綠地,兼顧了民眾對藝術體驗與自然休憩的需求。這個擴建計畫歷經了四任市長、六任館長方才塵埃落定,不僅是北美館的歷史轉捩點,更是對王俊傑錨定未來 50 年臺灣當代藝術風貌的重要考驗。

北美館 王俊傑
北美館擴建案將以花博園區為基地,打造台灣第一個地下美術館。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北美館 王俊傑
位於地下層的新館接待大廳透過「玻璃天窗」引入自然光,位白天和夜晚提供截然不同的氛圍。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從東方到西方 親歷舊秩序瓦解

很難想像王俊傑這樣一位玉樹臨風的型男,竟然從小體弱多病,心疼兒子的母親基本不讓他外出,在課業上也採取放任,得以游離於主流教育的教條之外的他,因此比同齡人有更多自由可以依自己的志趣從事美術創作,高中畢業那年就獲得了「雄獅美術新人獎」肯定。當時的評審蔣勳老師看到了王俊傑的藝術潛力,竟邀請他去為雲門舞集夏令營的學員上美術課,「但我覺得上美術課很無聊,就借了攝影機找舞者當演員,拍出了生涯第一支錄像作品《變數形式》。」當時臺灣對錄像藝術所知甚少,王俊傑就這樣走上了一條他人未行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1980年代後期的臺灣,適逢解嚴前後掀起的社會狂潮,正在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的王俊傑浸淫在充滿叛逆和變革的時代之中,也加入了當時的熱血青年行列,開始撰寫批判社會、文化的評論文章,加入方興未艾的小劇場運動。

大二時期,王俊傑受到留德藝術家吳瑪悧的影響,暗下決定開始學習德文,大學畢業就負笈柏林深造,沒想到抵達不到半年,冷戰時期最具象徵性的柏林圍牆竟然無預警倒下,「整個東德就這樣一夕消失了,東歐共產政權一個接一個垮台,時代的巨輪毫不留情地將我曾熟悉的世界輾壓粉碎,我還能做什麼?」王俊傑在破滅中開始一點一滴反思。

歐陸震撼教育 花一年半爬出創作低谷

作為冷戰終結的歷史見證者,王俊傑的強烈衝擊感不只來自於兩德統一。從震撼中逐漸冷靜下來的王俊傑,內心深處也不免糾結於意識形態、創作立場、和藝術是否有存在價值的思辨之中,並因此陷入了長達一年半創作低潮,「那時才驚覺自己在臺灣做的事情太渺小,有一陣子眞的不想創作,甚至萌生了放棄的念頭。」

王俊傑繼續讀書、寫作,靜下心來接受德國學院教育的洗禮,經過這段期間的沉潛,他慢慢釐清了自己藝術家的身份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從低谷走出來的王俊傑,開始遊走於不同的藝術場域,再也不曾讓自己被特定的框架制約。

1997 年旅德回臺,王俊傑加入華隆集團投資的服飾品牌「aaaaa」擔任藝術總監,引入尼龍、魔鬼氈等潮流元素,短時間內迅速擴張,更在信義區開起高檔旗艦店。與此同時,王俊傑並未停下創作,他利用公司發展中的紡織材質創作,連廣告拍攝現場也便成了他藝術創作的內容之一,透過這樣的資源整合,王俊傑將真實的消費行為嫁接到虛擬的創作內容中,密集發表了《極光樂世界螢光之旅》、《聖光52》、《微生物學會》等作品,在當時的臺灣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王俊傑對時尚的敏銳度,源於從事裁縫的母親。「小時候不去上學的日子,我幾乎都窩在母親的裁縫店,翻看著各類東洋與歐美服裝型錄。」從小培養出來的時尚品味,也為王俊傑日後的策展生涯鋪墊了更多的趣味。2005 年,他為北美館相當轟動的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時尚特展擔任展場設計,此展曾創下人龍從北美館排至中山北路上的盛況。2022 年,王俊傑再度引進了英國 V&A 博物館的「瑪莉官:時尚革命者」展覽,這是北美館暌違多年再度呈現的重量級時尚大展,有人質疑時尚設計師的作品並不具有足夠的藝術價值,王俊傑則認為瑪莉官時裝翻轉了時尚定義,重新詮釋女性在社會中的腳色,正是用時尚介入文化批判並產生影響力的價值所在。

北美館 王俊傑
2005年「薇薇安.魏斯伍德的時尚生涯」為台灣少見的時尚特覽,吸引大批民眾朝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 王俊傑
北美館 2022 年引入英國 V&A 博物館策畫的「瑪莉官:時尚革命者」。(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突破框架 讓科技成為當代藝術

「藝術創作對我最大的魅力,就是思想和表現手法會融為生命的一部分。」王俊傑循著生命脈絡,用藝術創作編織前行,以一個又一個的系列,串起人生的旅程。進入 21 世紀後,他有意識拓寬經驗邊界,大量與「跨領域」的創作者合作。除了發揮原本擅長的劇場跨域設計,擔任歌劇《尼貝龍指環》或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多媒體視覺統籌,也積極探索科技媒體在藝術的創作潛力。

擔任北藝大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期間,王俊傑再度打破格局,遊說大機構投入資本參與實驗創新。2010 年,他以藝術總監的身份策畫了「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節」和舞臺劇導演王嘉明共同執導科技媒體劇場《萬有引力的下午》,讓演員利用當時還很新的身體感測裝置、和全景投影的舞臺機關互動演出。

2013 年,王俊傑則和「豪華朗機工」合作推出《罪惡之城》,用動力裝置、機械手臂、影像與聲光效果,取代真人演出,凸顯人類在資訊時代所面臨的困境。兩年後,王俊傑再度推出另一部科技藝術創作《索多瑪之夜》,這次,他在北美館建構了一個 8×8 公尺的展演空間,利用全自動控制的機械裝置投射出聲光影像,為置身其中的觀眾創造出截然不同的體驗。展出時間長達三個月的《索多瑪之夜》,也正式宣告北美館進入了藝術與劇場跨域創作的新紀元。

王俊傑策畫的無人劇場《索多瑪之夜》,利用新媒體科技動態演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通常談『跨領域』是指不同領域的人共同合作,但我認為是由一群不同領域的人,共同去探索未知。」王俊傑認為,跨領域是朝向「未來」的藝術。當夥伴攜手航向未知,可能像奧德塞迷航記,會遭遇狂風大浪,但也充滿可能性與機會,「唯有面對不知道、不確定,才是真正的跨領域!」

40 年的創作生涯,王俊傑悠游於當代藝術多元媒材,不過他強調,創作重點並不在於純熟技法,而是有無形成獨特「觀點」,甚至從事策展、研究也殊途同歸。探索挖掘自身「觀點」,讓他度過青年時,一度想棄守的藝術之路,更成為日後持續推進藝術邊界的燃料,以跨領域航向無人知曉的未來。

北美館 王俊傑
北美館長年推動「X-site 計畫」是新生代重要的共創舞台,2022 年獲選作品《藍屋》以少見全木構建築呈現。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撰文/詹致中
轉載授權/臺北文創(原標題:〈迎接跨域共創的美術館新時代──王俊傑〉)

|同場加映|2022 臺北文創線上專欄.名家觀點
古典路上的憤怒少女,玩音樂玩出人生新篇章|專訪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李欣芸
撐過「懷胎十年」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最好玩的還沒發生


核稿編輯/Melody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