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繪畫

考古25年以上!科學插畫展示 跨度史前台南場景 | 「與土地共舞」楊小青博士專訪


「台南這塊土地保留大量史前文物。這些豐富的題材與研究成果,讓我們可以好好說一個屬於史前人的故事。」──「與土地共舞」策展人 楊小青博士


《與土地共舞》中的科學插畫。台南的丘陵地區非常接近海岸線,常綠闊葉林開始再度生長。

你曾經好奇我們熟悉的日常所在,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嗎?傳說中的冰河期等歷史概念,與台灣有什麼關係?我們要如何去瞭解過去人類在這裡的生活呢?

這次特別採訪到擅長「科技考古」的地質學專家楊小青博士,為大家分享近期搭配繪本推出的「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幕後的故事。台南因為海岸平原的特殊地質條件,是全台灣唯一能夠連續保存不同時期史前文化遺跡的地方。「與土地共舞」也由此跨度至兩萬年前,在考古、繪畫與展覽之間,重建基於科學考證的台灣歷史想像。

《與土地共舞》繪本今年六月向大眾推廣出版,並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南科考古館,推出互動體驗豐富的特展,將展至明年一月。|Melody TU 拍攝

「事實上,本特展的幕後研究可說已進行 25 年以上的時間。」楊博士說明這次特展成形的可貴,「1990 年代開始,隨著科學園區的開發,考古學家已在台南這裡陸續發現數十個遺址,並且從這些遺址的文物組合,知道 5000 年來人群大致的生活樣貌。近年來,地質學家對於古氣候、古環境研究,與體質人類學家的研究,也讓我們對於史前文化的重建,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將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用容易明白的方式呈現給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團隊們也請來畫師描繪基於科學的圖畫,還原可能的歷史場景。「讓社會大眾認識生長在台南土地上的古人,是如何生活。」

科學插畫是如何繪成的?考古推論的真實與想像

「團隊在規畫特展時,便有先寫成書再開展的想法。」楊小青博士告訴我們。

在台灣,考古是大眾相對不熟悉的領域,研究人員花了許多心力來推廣教育。他們考量展覽受到了時間的限制,「若以書本形式,無論是博物館的教育推廣活動或是到校教學的方式,都能長期地進行。」科學的歷史繪本,也因此誕生。

科學插畫帶我們重回難以想像的歷史現場。例如在地球近 10 萬年來最寒冷的時期,高緯度的陸地上有大面積冰原覆蓋。當時的海平面比今天低了 120 公尺,台灣與亞洲大陸相連。

《與土地共舞》繪本,將台南兩萬年來的自然環境變遷與人文發展,分成九個時間段,用精美插畫呈現各階段不同的自然環境與生態。楊博士表示:「繪本中的所有畫面,皆基於考古發掘與科學分析結果。

例如自然環境的畫面,來自地質鑽探岩心的環境分析與重建;當時人類的飲食與生活方式描繪,則來自考古出土文物的分析。先花費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進行地質與考古資料的分析整理。在團隊擬定大綱之後,又花了八個月的時間,每周與插畫家進行具體畫面的討論。

科學插畫具體描繪出大航海時代,貿易商人引進世界各地的動植物和文化,人們開始在住家周圍種植外地引進的果樹與植栽,大幅改變這片土地的樣貌。

「雖然本書的製作皆是有所本,但無論是考古與地質資料的蒐集,都會面臨材料不可能完全保留的問題。例如古人穿著的衣物,都是有機材質,很容易在埋藏過程被分解而無法保留,地質紀錄則可能發生沉積與侵蝕作用交互發生而有缺失。」楊博士也說明,許多時候考古的場景,是基於科學的邏輯推論去重建過去。

18,000 至 5,000 年前氣候回暖,台南的海岸平原淹沒成為海洋生物的樂園。原來生活在此的大型哺乳動物,在海底留下化石遺骸。

策展人推薦──展覽身歷其境,必看台南史前文化人珍貴的飾品文物

關於台南珍貴的出土文物,在展覽中為大家呈現難得的目睹機會。由史前人們生活用品的變化,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不同文化,如何運用自然資源,並呈現出工藝技術的進步。楊博士推薦大家可以關注此次展覽特別展示,南科地區從 5000 年前大坌坑時代到 1800 年前鐵器時代,人們配戴飾品的材質變化。

「因為大坌坑文化人吃海產遠多於陸地上的哺乳動物,因此身上的裝飾品也以貝殼做成的貝珠或貝環為主。到了 3000 年前的大湖文化,食物中的海產比例降低,轉而以陸地上的鹿、山羌、野豬為主,身上戴的飾品轉而以台灣東部產的台灣玉製品為主。」

美麗的台灣玉珠飾與玉環是三千年前的台南先民的飾品主流。

「1800 年前──大約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台南開始有來自海外的鐵器與玻璃製品,玻璃珠或玻璃環取代了台灣玉成為史前文化人身上配戴的裝飾品。同時這次也展示一柄罕見的墓葬出土鐵刀,長度將近 45 公分。」

罕見的墓葬出土鐵刀,長度將近 45 公分。

楊博士也提及,兩張 A4 跨頁(約 60 公分)的歷史場景重建插圖,到了特展中,放大成 6 公尺寬的巨幅畫面,可以清楚看見不同時代自然生態的變化,還有人群們正在進行的活動。觀眾們可以穿梭在不同時代間身歷其境,仔細觀察與比較。

與土地共舞
南科考古館「與土地共舞」特展。(攝影/Richard CHANG)
走過一幕幕大型繪畫,可在視覺的直觀中想像臺南的自然與人文。(攝影/Richard CHANG)

從台南開始,好好說一個屬於台灣史前人的故事

考古,對於台灣大眾來說似乎是個神祕的工作。

楊小青博士分享她的觀察:「教育推廣課程的設計上,除了文化歷史的主觀描述,也需要科學邏輯的客觀觀察。對於國內學校正規課程中,史前文化教育扎根不深的情況下,考古的教育推廣確實存在門檻。」

「考古學與歷史學同是探究人類過去生活歷史的學科,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考古學通常是探究缺乏文字紀錄的時代,想要了解過去,只能依賴出土文物的分析來重建歷史。」她進一步說明,「因此考古學的研究非常仰賴自然科學的分析方法,必須整合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及化學等等學門的研究方法來重建過去的歷史。」

與土地共舞
沉積物是最佳的時光保存盒,這些岩石承載了台灣過去的故事。(攝影/Richard CHANG)
與土地共舞
在文物與科學插畫之外,展覽中也有各式增加體驗感的互動設計。(攝影/Richard CHANG)

通過這次的繪本與展覽,展示台灣土地近期的考古成果,楊博士與策展團隊們希望傳遞的訊息是:「讓大眾了解自然環境的變遷,除了自然的因素,人為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當人類的知識與科技能力日益提昇時。」

台南的海岸線,在地球氣候與人為開發下呈現明顯的變遷。除了因為這裡是台灣島造山活動最活躍的地區,有著許多的活動斷層,也有快速且大量的河流沉積物,留下可供檢驗的地質證據。同時也保留大量的史前文物,讓考古研究人員可以利用科學分析,重新認識史前文化,並有重建歷史的機會。「這些豐富的題材與研究成果,讓我們可以好好說一個屬於史前人的故事。」

「正因台南具有全台灣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歷史地位,可說是認識台灣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

採訪.撰文|Melody TU
圖片提供|南科考古館、瘋設計


與土地共舞 ── 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

展期|2023/6/20-2024/1/1
時間|周二至周日,9:00 至 17:00
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2F 特展廳

購票入館後免費參觀 詳情

更多展覽介紹 ➤➤ 與土地共舞 台南特展直擊!一場體驗史前自然文化的神奇時空旅行

與土地共舞
「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展覽現場。(攝影/Richard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