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藝術觀點

如歌的小世界|2023台北雙年展 走過全球限縮經驗 重啟生命流動的盛宴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 小世界 」(Small World)2023.11.18 Sat. 於北美館開幕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現居柏林、德黑蘭的藝術家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心.坎》,2023,聲響裝置、PVC雕塑、換能器,尺寸依場地而定,共六件。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Melody TU 採訪拍攝

中庭花園的天空,偶爾會有轟鳴的客機飛航而過。行人走踏間,石子敲擊出細碎聲響。六件水光水晶般的多形體聲音雕塑錯落在此地,名為《心.坎》,改編香港歌手莫文蔚九零年代末流行樂曲的主旋律,發出中英文歌聲、兩兩對話,還有醫院裡連結身體的機器聲,彼此共振而多部重唱。這個奇妙的音場作品,由台北雙年展委託藝術家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 而作,向支持脆弱他人卻犧牲自己的照護者們致意。

唱出愛與塵埃,氛圍動人的《心.坎》,可以說具體而微表現了今年北雙的主題「小世界」:一方面從全球新冠疫情,共有的限縮經驗為靈感出發;另一方面,音樂與時間的感知方式,亦是今年內容的側重點。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尼基塔.蓋爾《私人舞者》,2020。有關「音樂會」概念的雕塑裝置。|Melody TU 採訪拍攝

援引學者王德威的「抒情」概念,台灣策展人周安曼關注重新感受的方式,希望帶來讓人觸動的展覽。現居黎巴嫩的策展人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在國際區域政治與藝術詮釋中,加入珍貴的中東視野,連結「土地」與人的關係。新冠過後,線上習慣與科技改變甚多。來自紐約的策展人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則從編輯的角度,思考人們如何在躍變的時代繼續分享?展覽關鍵字觸及了「時間」與「機械」。

宣告著「將自動化的威脅性聲響轉譯成音樂」並「探索我們腳下大地的未知力量」(參見主題公布),今年台北雙年展匯聚共 120 多件作品,包括 19 件全新創作與委託製作,以及一系列的聲響、動態影像、攝影、錄像、繪畫、雕塑和裝置作品。還有多元的開幕週活動及首次推出的展覽線上誌。

當疫情經驗走進藝術世界,多重「小世界」探索新位置

台北雙年展素來擅長回應當今世界人們的處境與議題。面臨後疫情時代,該如何整合集體生命經驗的感知與智慧,並重新連結彼此?

當我們提及「小」的時候,其實也正在描述「大」。呼應「小世界」的辯證意涵,眾多展件橫跨不同時空與表達方式,涵蓋個人生命經驗、生態學、文化、經濟與政治層面。如同三位策展人所言:「現在是我們重新審視疫情經驗,並重新構想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的最佳時機。希望所有觀者都能在這個小世界裡探索,並找到與他們自己相應的位置。」

從樓上俯視時,可看出這件大型作品的地形,其實是晶片的造型。「護國神山」台積電特別以肉眼看不清楚的微小尺寸晶片著稱。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的水,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從中藥材的蛀蟲獲得靈感,花了好幾個月讓每片葉子有機長成小世界。香港藝術家蘇詠寶《書的形狀》,2023,草本植物,尺寸依場地而定。|Melody TU 採訪拍攝
瓦以.亞辛《中國瓷》,七件產自江西景德鎮的瓷器自成世界,用鈷藍墨(波斯青)描繪出黎巴嫩內戰(1975-1990年)等漫畫場景,產生熟悉而又奇怪的效果。|Melody TU 採訪拍攝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阿迪亞.諾瓦立《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2023,木材、樹脂、鋁、鋼鐵、銅、壓克力板、布、133個LED三角旋轉盒,380×25×18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雅加達ROH畫廊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此作品展出呈現由雅加達ROH畫廊贊助。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局部,從窗框可窺視一個個房間自成的小世界。|Melody TU 採訪拍攝
房間的世界讓人聯想起各種疫情生活的隱喻與象徵。|Melody TU 採訪拍攝

音樂,打開情感流動的可能

今年台北雙年展意圖將聽音樂的感知方式帶入,除了聲音本身的轉譯,創造「在音樂裡的一體感」(陳如珍語),首度三人協作的策展方式,也在北美館的空間中,呈現如歌般感受性的流動。整個展覽不分子題,作品擺設的位置是策展人對於空間的直覺回應。儘管展覽也隱隱有脈絡的節奏,作品之間的對話關係,是可以來回動態體驗的。不太理解當代藝術或想要更深入的觀眾,在此完全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參與。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展覽也隱隱安排節奏。如序曲般陳列在開頭,許村旭《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攝影作品,以台灣解嚴後的第一個十年(1988-1998年),鋪陳從限縮邁向新階段,混亂中充滿可能的時刻。|Melody TU 採訪拍攝

其中,藝術家賈桂琳.きよみ.寇克在黑暗房間中的黑色充氣裝置,巧妙運用音樂與空間的關係。當氣體耗盡時,暗示著壓力下精疲力竭的狀態。當氣體充飽時,會發出某種共振頻率,透過揚聲器系統將這頻率播放出來,猶如非人的管弦樂團,引領在場者進入聲響與裝置格局交錯的沉浸式感官體驗。

賈桂琳.きよみ.寇克《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2017 – 迄今,PVC塑料充氣裝置、離心風機、Arduino微控制器、MIDI及觸發繼電器,尺寸依場地而定。音樂製作 : MNDR Production, Peter Wade Keusch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 歌曲:Carolyn Pennypacker Riggs, Jonathan Mandabach and MNDR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廟裡出生的台灣藝術家李俊陽,擅長發揮與生命連結的民俗主題,自帶獨特小世界。這次他把家當帶來,包括自己做的樂器、水墨長軸、鐵絲面具等。在空間中移動作品,或者邀朋友一起來作畫,在四個月的展期間,作品將不斷改變。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李俊陽《七彩迷魂妙靈儀》,2023,鐵絲、螢光畫作、水墨塗鴉、現成物,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俊陽自製的樂器,以及用繪畫與不同朋友彼此較勁,邊聊天邊塗鴉的水墨長卷。|Melody TU 採訪拍攝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隱藏的內部世界。|Melody TU 採訪拍攝

今年台北雙年展還特別將一個地下樓展廳改造成「Music Room」,供大家欣賞音樂與休息,彼此情感交流和互動。從 2023 年 12 月起至 2024 年 3 月,dj sniff、朱利安.亞伯拉罕 (「多加」)(Julian Abraham‘Togar’) / Wok the Rock /聽說,共三組音樂及聲響創作者,將舉辦聆賞會、駐地研究與創作、錄音實驗、即興演奏和音樂編曲等公眾計畫。

dj sniff《變形器》,2023,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如果痛苦有形狀,限制與災難過後的生命梳理

疫情期間,曾經大家都與疾病及死亡如此接近。災難後的心理影響,可以如何面對?

楊季涓全新的委託創作《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思考當人們恐懼時,若能訴諸具體的形象,恐懼將變得微不足道。作品包括數組垂掛如風鈴的陶藝雕塑與聲音元素。溫柔的鋼琴伴奏下,聲音在喃喃訴說著不安。陶藝作品從細胞、細菌和昆蟲擷取靈感,是藝術家對恐懼形狀的詮釋。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楊季涓《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2023,聲響裝置、陶瓷、黏土、色粉、釉下彩、不鏽鋼、鍊條、動力設備、動力裝置,尺寸不一,20分鐘。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出生於峇里島貧困家庭的已故藝術家穆妮(伊.古斯提.阿育.卡德可.穆妮阿緒),經歷五歲被父親強暴、十歲進入華人家庭幫傭、結婚遭受家暴、離婚不受社會認可等事件,然而筆下卻總是鮮活明亮的色彩。這次展出她生命最終生病期間,與動物融為一體的作品,超現實的形式某種程度昇華個人創傷的印記與影響。黎巴嫩畫家、雕刻家兼時尚設計師雨格特.卡蘭德,則展示了一個人在卸下社會期待的壓力後(如母職、妻子的形象),女性的身體成為山巒或海洋的解放。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穆妮《與兒嬉戲》,2004,壓克力顏料、畫布,100×100公分。圖像由新加坡 Buang S Collection 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雨格特.卡蘭德《自畫像(Bribes de corps) #58》,1973,布面油畫,128.3 x 88.9公分。 圖像由Huguette Caland Estate提供。

探索宇宙,重拾接地的力量

許多人在疫情中體會到自然的重要,無論是人類活動停擺後看見的環境議題,或是與宇宙大地連結的力量。

印尼日惹藝術家依佩.諾兒展出首支動態影像作品《漂流:身體、旅程》及最新畫作,呈現出海洋文化的儀式與逐漸消逝的現況。維茨克.麥斯如樹木年輪般的作品,則使用硝酸銀準備植物色譜圖,在數道手續後於太陽底下進行曝光,是植物於光合作用中的凝視,亦像是古老的太陽圖像。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依佩.諾兒《手繪:身體、旅程》(局部),2023,天然顏料、畫布,160×40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維茨克.麥斯系列作品 以紙色譜法實驗,探究太陽光合作用的養分與生命之間的連結。|Melody TU 採訪拍攝

在展場大理石地板上大面積呈現的陶土雕塑作品,建立在菲律賓北部巴坦群島的伊巴丹族(Ivatan),與蘭嶼達悟族群的密切關聯,探索著語言文本與土地,同樣充滿力量又易變遷的特質。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皮歐.阿巴德《詩,第九十七首》,2023。以陶土製的英文字母呈現伊巴丹的詩文,主要在婚前和守夜儀式上演唱,與蘭嶼島上居民的語言十分相似。|Melody TU 採訪拍攝

安居我們存在的時間

今年除了各個角落出沒,各異其趣的錄像作品值得坐下來好好觀賞,展場內更特別企畫「放映單元」,包括 8 位藝術家/導演的長片作品。台灣藝術家王雅慧 2007 年的早期錄像作品《訪客》,一朵雲造訪了她祖父母的居所。奧萊克西.拉丁斯基(Oleksiy Radynski)的劇情長片《弗洛里安的永恆》,講述了建築師設計的烏托邦小世界。茱瑪納.曼納(Jumana Manna)的劇情片《野食採集者》以野菜延伸土地與政治關係的探討。泰克拉.阿斯拉尼胥維里(Tekla Aslanishvili)實驗性紀錄片《國中國》,探討南高加索與裏海地區跨境的鐵路設施,建造新關係與破壞地緣政治的兩面性。 

【放映單元 Cinema Program】王雅慧《訪客》(影像截圖),2007,錄像,7分16秒。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劉艾真《海底之地》,2023。以實景與真人影像搭配3D動畫所組成的錄像作品(多段影片內容)。|Melody TU 採訪拍攝

處在音樂與電影的時間中,容許深層意識的浮現與感受的沉澱,也許就通往生命療癒的可能。

展場一隅。|Melody TU 採訪拍攝

採訪.撰文|Melody TU
資料.官方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第13屆台北雙年展 ── 「小世界」(Small World)

展期|2023.11.18-2024.03.24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推薦觀展順序|1F ➤ 2F ➤ B1

參展藝術家群所有活動小世界線上誌交通與導覽服務


延伸閱讀

第13屆台北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