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美藝論, 展演活動, 藝術美學

「不只是礦工畫家」的洪瑞麟:展現黑暗礦坑中的人性光輝(下)

「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洪瑞麟的一生追求

身處過不見光的黑暗,更懂得如何在黑暗中前行。洪瑞麟深刻體驗採礦工作的危險辛勞,因此他曾提到:「這一切都強迫我必須用最簡潔的筆觸,將他們駝了的背、長久勞動而畸形的關節,整個身體因用勁而誇張的線條,真實地速寫下來。」

30 多年的礦場觀察,作品傳達出洪瑞麟對於血汗交織的礦工之由衷敬佩,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亦為臺灣 1940 年至 1970 年代的礦業黃金歲月,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篇章。

圖為洪瑞麟作品《坑內工作》。圖/北美館、洪鈞雄提供

礦坑就是我的畫室」傾注一生為礦工造像

人道主義關懷的起點與進程

1912 年洪瑞麟生於人文薈萃的台北大稻埕,父親洪鶴汀(又稱海先生)從事船頭行街的商行記帳工作,1923 年轉任元隆茶行任支配人(總經理),全家移居近江山樓的茶行內生活,洪父雖從商但喜好書畫,具漢文根基,尤擅畫梅。洪瑞麟六歲起常為父親研墨,耳濡目染下對畫圖產生興趣,獲得藝術啟蒙。

洪瑞麟,《大稻埕民家》,1929,水彩、紙, 23.8×32.7公分,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圖/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920 也就是他 8 歲那年,洪瑞麟進入元館街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校長稻垣藤兵衛秉承平權博愛的興學理念,影響洪瑞麟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也是悲憫博愛的人格啟蒙期。

私塾中老師吳清海發現洪瑞麟的繪畫天分,訂購日本美術雜誌供他閱讀。本展其中一件重要捐贈作品《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透過洪瑞麟年僅 12 歲的臨摹之作,顯現其早慧的繪畫天賦。

洪瑞麟 12 歲畫《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1924。鉛筆、紙,23.8×15.2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927 年進入臺灣繪畫研究所接受石川欽一郎指導,學習水彩、素描,1930 年赴日習畫,受海老原喜之助及清水多嘉示指導,自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畢業後,1938 年受到倪蔣懷邀約至其經營的懷山煤礦工作,並娶礦長彭清之女彭金花為妻,在礦場展開「礦工畫家」的創作歷程,日日以簡練、粗獷的筆觸,勾畫礦場外與礦坑內的獨特景象。身兼礦工及畫家雙重身份,他可謂當時的斜槓青年,透過畫筆謳歌礦工們的勞動,展現黑暗礦坑中的人性光輝。

1929年7月1日台灣繪畫研究所開設餐宴於蓬萊閣餐廳,前排有石川欽一郎(右三)、倪蔣懷(左三)、藍蔭鼎(右一)、陳植棋(右二),兩位新學員洪瑞麟(左二)、陳德旺(左一),後排為陳英聲(右二)與兩位女服務生。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洪瑞麟一生創作不輟,四○、五○年代常以鉛筆、水彩、淡彩及宣紙試作水墨礦工畫,終其一生繪畫所關懷的議題大多以表現社會階層勞苦的礦工為核心。在他的平民美學裡,還充斥著對周遭人的關懷,以及博愛的精神。

1929 年新春,倪蔣懷拜訪石川欽一郎,受到其鼓勵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於是在同年出資設立洋畫自由研究所(1930 年改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並獲石川欽一郎贈送寓臺期間的風景寫生冊函《山紫水明帖》予以鼓勵,此件作品名稱為日文漢語,與中文「山明水秀」意思相似。此作亦將於本展首次公開亮相,重新見證歷史上的重要篇章。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看上篇:一生情繫台灣,洪瑞麟創作精華睽違 35 年漂洋過海歸鄉(上)

「掘光而行:洪瑞麟」將於3月19日揭開序幕,展覽於7月31日結束,多件精彩原作、速寫及文獻已逾35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展期間亦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邀請大家重新認識洪瑞麟,相關展覽訊息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www.tfam.museum)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關注。


掘光而行:洪瑞麟

時間|2022.03.19 – 2022.07.3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二樓2A-2B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新聞稿、白雪蘭「重建洪瑞麟礦工畫之藝術與文史價值」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