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暢銷繪本《北極特快車》(The Polar Express)作者Chris Van Allsburg,曾這般描述他創作時的腦內波瀾,「我會在心中勾摹一個故事的畫面,接著不斷對自己提問來形塑故事。」或許世人鍾愛插畫的原因,正是它銘鐫人心的情節氛圍,就像《紐約時報》專欄作家Charles M. Blow所言,插圖儼如一種視覺社論,本質都具備相同細膩度。
目前正於展期中的2020桃園國際插畫大展,正是著眼插畫平易近人的藝術特質,並期待它作為聯繫城市與美學的紐帶,帶動區域藝文活絡。本篇精選了展內 時尚插畫 作品,從這項為人熟悉的主題,多層次翫味插畫的應用性與藝術呈現。
Vogue雜誌:以插畫取代高碳足跡的場景拍攝
2020年1月號的義大利版Vogue雜誌,一如往昔臻全所有時尚元素:模特兒、彩妝與服飾配件等,只是這些視覺圖像不再是平面攝影,而是委由插畫家繪製,這項顛覆性之舉,用意是鞭策時尚界朝永續性前進。該期義大利Vogue委託了天野喜孝、義大利裔的洛杉磯藝術家Vanessa Beecroft,以及義大利情色漫畫巨擘Milo Manara等八位藝術家,共同製作2020年1月號封面與雜誌內頁主題。
總編輯Emanuele Farneti並在編輯手札寫下過去9個月來的雜誌製作狀態,讓外界理解,製作一期時尚雜誌需罄竭多少資源,「動員150位人員、大約20趟航班、十餘趟火車與40台待命的車。60次國際運輸,持續十小時不間斷的打燈,部分能源還是燃油發電機、食物浪費、服飾包裝的塑膠,以及手機與攝影機的充電……」
省去大費周章拍攝後,Vogue撙節後所剩餘的1月號製作費,將全數用以修復飽嘗水患之苦的威尼斯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而這次行動後,Vogue甚至考量日後將採用可生物降解的塑膠包膜。
在氣候變遷日趨嚴峻的議題上,時尚產業總是屢遭抨擊,雖然有新銳設計者運用創新環保材質,但劣化態勢仍顯得緩不濟急,不過Farneti強調,時尚業悖違環保意識的現象就如同房間裡的大象,「但若不對自己先提出質疑,又何能要求他人改變?」而透過義大利Vogue躬先表率,也看見插畫在不同層面的運用性。
王莉樺:雜糅中國書法與西洋水彩的快意風格
自幼在馬來西亞吉打州(Kedah)長大的王莉樺(Lihua Wong),從七歲那年起,就矢志成為一位藝術家。現今的王莉樺擁有多重斜槓身分,不僅是插畫家與同名品牌Lihu創辦人,2018年起則任教於法國高級時裝學院吉隆坡分校(ESMOD Kuala Lumpur),尤其她鑄鎔東西方藝術形式的快意風格,更吸引Chanel、Dior、Elle Magazine及Esquire Magazine等歐美時尚雜誌與品牌邀約合作。
素有「稻米之鄉」美譽的吉打州,境內經濟以農業為主,觸目所見是悠然閑豫的鄉村風景,因此王莉樺的作品裡,時時可察意象自然且迤邐蜿蜒的有機線條。其次,將中國書法那一股遒勁生動的運筆和西洋水彩的渲染用色兩兩雜糅,更是其風格所在,這種如繪亦如行草的流暢性、介於奔放與收斂的二元特質,讓她的畫格外氣韻生動,即便線條用得相當簡約,依舊存有豐厚張力。
談到自己的繪作風格,王莉樺解釋,「我熱愛時尚剪影,多數作品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書法的運筆以及水彩畫的點綴。創作時會先從書法的筆觸開始,然後再與水彩畫相結合,接著進一步捕捉書法的耀眼感。」
除了雜糅東西的藝術技法,卡通與動漫在描繪特徵時的誇飾性以及各種自由不羈的想像,實際上也是王莉樺創造力的啟蒙,她提到,「我最欣賞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對色彩和光線的運用,但是從義大利漫畫家雨果•普拉特(Hugo Pratt)的作品《柯多‧馬提斯》(Corto Maltese) 中,我體會到自由風格的素描。」
從吉打州的雋永鄉村景觀、中國書法、西洋水彩再到普拉特的漫畫風格,這位藝術家吸收了多元文化的美學養分,緩緩建構出自身繪風。當王莉樺談論最欣賞的藝術家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時,認為赫本存世的獨特姿態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事實上她畫裡的時尚人物與她的風格似乎也秉承這種態度――瀟灑昂藏,神采挺秀,在塵俗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之道。
圖文來源╱Creative Review、Art of Lihuà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109/08/13(四)-109/09/06(日) 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場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
執行單位: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