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高鐵公司與國藝會攜手合作推出的APP作品《處處—台灣高鐵ARt》,旅客能透過AR技術,藉由在手機掃描高鐵票背面、高鐵椅背或高鐵站內特定點,讓3D全景奇幻劇場隨即在眼前展開。即日起至6月30日止,下載APP並至FB台灣高鐵粉絲專頁留言,就有機會抽中高鐵商務車廂免費票!
《處處》引導你走訪內心世界,進入一個充滿奇幻與想像的旅程,由莎士比亞妹妹們的劇團導演王嘉明與豪華朗機工林昆穎共同創作,作品取材自台灣人日常生活物件,從台灣人共同記憶取得靈感。你會在APP中看到熟悉的公園、工地、廟宇、補習街,也會看到裝麵線糊的老碗公、節慶時辦桌的大紅椅、教室中的綠色黑板,你還可能看到外太空、太空船、九大行星。
各種隨機組合而成的場景、物件與文字以隨機的方式出現,總共高達六十億種組合,每一次的組合都是億中選一的神奇體驗,而每個人根據自身的狀態,解讀作品的內涵也會很不一樣。為什麼要在在快速奔馳的高鐵中讓旅客體驗這些畫面?且讓我們藉由王嘉明和林昆穎的對談,來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概念吧!
Q 創作概念與目的為何?
林昆穎:
從小我就愛問爺爺問題,問透了還是繼續問。爺爺給了個遊戲,帶我沿路走到花蓮福天宮,爺爺讓我自己來,在心中對神明介紹自己是誰、住在哪裡,接著雙手握筊閉眼,慎重地問出一道內心的問題,雙手一放,兩月瓣紅漆木筊子,只要一正一反,那是聖杯,我就能到籤筒抽出籤枝,手握籤枝,再得一次聖杯,那這支籤所代表的籤詩,就是問題的解答。
我們這個創作組合,就像策展人林曼麗的擲筊,求出了「藝術跨域」和「科技擴散」一正一反的聖杯。實體高鐵票,能帶你通往目的地,而虛擬的票,則開啟內心小劇場。從觀察台灣的常民生活開始,日常中的場景與物件,承載著不同人的記憶象徵,好比大紅桌與紅塑膠板凳,能觸發一種環境氣味,一種聲響情境,一段關係劇情。
資料庫取樣自雲林,這個保有台灣原始人文景觀的地域裡,我們看見信仰、飲食、農務、城鄉、教育、地景……感動台灣之美,也感嘆時代的移轉。當我們解構著三個線條:「劇場形式」、「虛實體驗」、「互動故事」,導出科技應用形式「AR」,從藝術家的角度來創造一個AR App,是相對幽默的事情,要不按牌理出牌,又得面對嚴格的技術規範,然而,它帶來了一場激發創意的熱情挑戰,這又是雙人擲出的一筊。
《處處》是個開放性作品,利用人手一機的現代慣常行為,創造一個隨身攜帶的AR小劇場,讓你隨時能對人生一問,求得籤詩,自我琢磨解讀一番,練練腦補功夫。我們提供的是一個互動體驗,觀眾從一道內心提問,在高鐵中找到掃描點,掃出一個由文字、場景、物件、聲音隨機組合的詩意舞台,觀眾便可順線索而自我解答。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機遇與選擇,在選擇的當下,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彌足珍貴,這樣的事情,叫做內心小劇場,演員是你,觀眾是你,搬演的也是你對現實的解讀,自由表態無拘無束,自己的故事。
這個即刻開悟的籤詩系統,寓言式場景有上億種可能,觀眾在手機螢幕前,因畫面而在腦中迴響起什麼都好,這就是藝術觸發思考的瞬間,也是《處處》所創造的藝術景象,往更多共同行為去擴散,往人的內心去擴散,每個參與者,找出高鐵的隱藏門,如生命中的機遇,如籤詩般的造境,完成ㄧ段段不期而遇。
爺爺現在雲遊了,返鄉求籤仍是逢年的習慣,問題都在,籤詩也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虔誠地放手一甩,一實一虛,那是個聖杯,這就是你的一道人生指南了。
王嘉明:
多次來回高鐵各站,看著快速來來去去的乘客:買票、取票、等待、入閘口、上車、坐車、盯著手機、電腦、下車、直奔目的地……不禁要去想,所謂「藝術」對這些匆忙的乘客會是甚麼?對自己又是甚麼呢?
這社會已經像個大型政論綜藝節目,從上師到上司,從政治人物到網紅,電視、網路、雜誌上一堆的影片、文章,多數人都想「簡潔地」教導或被告知,甚麼是人生態度?甚麼是創意?甚麼是專業?那裏有超好吃美食?有美爆的景點?哪裡有好笑、很炫的影片?巴啦巴啦等。所以就很不想在高鐵這流動空間,還要演齣戲,告訴你這是「藝術」。而實際上,眼前這群來來去去的乘客的每張臉,都有一雙無法複製的眼睛,每個背影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難忘轉角的那家小吃攤。
至於如何讓大家生產自己的故事或是作品呢?自己寫劇本和當導演知道,創作根本不是靠靈感,常常不過是撿拾身邊大家被遺忘的事物,想法不過是挖出大家共有但被忽略的情感和關係,根本沒有多「新」,多有「創意」。因此生活各個角落的人事物,處處都可以是創作的來源,只要換個角度,重新想像,就像辛波絲卡在諾貝爾頒獎典禮時講到:「不論靈感是什麼,它延伸自接連不斷的『我不知道』。但是,這樣的人並不多。」畢竟,要卸下「已知」,不管是對外在人事物和甚至對自己的「已知」,要抹去/摘掉/割除後,重新想像,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啊,所以忙碌的我們才會這麼迫切地要求:請告訴我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好了。
因此,希望《處處》是建立如何開始面對自己說故事,同時,也是欣賞藝術的路徑。畢竟欣賞外在人事物,通常是雙向地與自己內在對話的過程。
《處處》AR裝置將由你自己問一個問題,啟動專屬你自己故事的開頭,所引發的內容不提供直接單一的答案,而是更接近劇場的一個綜合體:有場景、物件、音效、音樂、氣氛和一句關於角色的糾結,即使它有類似籤詩的指南,但只是引導你與你自己和問題、故事的想像關係。《處處》所使用的素材,都是身邊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物件,所有劇場元素包括文字,會有上億種的排列組合,也在高鐵各站各處設下體驗點,希望提醒你身邊隨時都可以開啟另一道生活其他可能性的門,只要你停下來,放過你自己一下。 所以,台灣高鐵藝術元年此次不期而遇的不會是別人,而會是:你自己。
Q 兩位導演就這次的合作,是否有什麼樣的火花可以分享?
林昆穎:
當我還在唸書時,王嘉明就已經是劇場界很厲害的導演了,某種程度上,學生時期有受到王嘉明導演的影響,每當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要加入《處處》計劃,我都說因為王嘉明是我的偶像(笑)。不過,我們並不認識彼此,也沒有見過面,僅在世大運會議上過過一次,《處處》作品會議是我們第二次碰面。
我有音樂背景,擅長新科技媒體,王嘉明導演以前主修是地理系,現在是劇場導演,乍看很不相同,但我們卻在某種方面很互補。我在材料、媒材方面很有節掌握能力,王嘉明導演則是對處理人的題材很有節奏感,有「親人」的一面,他將對人性的觀察提煉到藝術型態上。
背景相異的我們,在合作過程中找到共通性,就是「文字的節奏感」。文字牽涉到寓意、節奏、形容,因此《處處》會以籤詩的方式出現也不意外。我們每次開會都一直聊天一直聊天,互相給很多點子,基本上我們什麼事都一起決定。我處理視覺、軟體、程式、美術;他偏向音樂、文本、文字,我們一人帶一組團隊,合作過程從沒吵過架,對我來說,像是交到很好的朋友。
王嘉明:
我們兩個雖然擅長的領域不同,但想法和sense還滿接近的。每次開會都很開心地天馬行空想一堆點子,雖然不一定能執行,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是一個不斷篩選和累積想法的過程。
後來進入執行階段,我們就把之前聊的素材、概念或物件一個個撿回來重組。這次工作過程比較不是先有核心概念往前走,而是先近距離累積一座資料庫,然後再拉開距離,從中找出核心方向去創作。
Q 希望民眾能在《處處》裡獲得什麼?
林昆穎:
我們每個人都有內心小劇場,這件作品就是引領你進入你的內心劇場。
首先,你要問你自己一個問題,選擇一個列車班次,並選擇一個地方;接下來,掃描票券背面或高鐵椅背得到一個情境;最後,你得到一段解籤的文字。我們想要傳達給民眾的是,當你進戲院看電影或到劇場看戲,當你對情節有「感覺」時,代表有一部份的你跟戲裡的情節有共鳴,進而刺激你思考。
當你使用APP,實際上是你在自問自答,你看到辦桌用的紅桌、看到藍白拖、看到補習班的招牌,看到隨機組合的文字,這個過程你會賦予所見之物意義,就像你得到一個解答,所以很多人說這款APP「很準」,其實這是你自問自答的過程,你釐清了內心中的「什麼」,這個準是自己的解讀。由於這件作品的核心概念即是「參與」,最重要是問自己問題。另一個好玩的點是,當你邀請別人一起對話,找另一個人分享,或請別人幫你分析時,這個分享跟交流的瞬間,我覺得很迷人。
王嘉明:
緩一下,多個跟自己相處的時光吧,即使短暫也好。
在快速、直達、追求效率、單向的高鐵外在旅程中,可以趁短暫的時間,玩《處處》app過程,透過問自己一個問題,靜下心來,由自己主導開啟內在糾結、多元、既想像又真實的內心小劇場。常常會覺得準,或許是因為太忙,很久沒有與另一個既熟悉又不熟悉的自己「不期而遇」,而這跟藝術的創作過程是一樣的:與不同的自己對話,也是藝術「共鳴」的源頭:自己的內心有他者。
Q 這次與台灣高鐵合作和溝通上,是否有什麼小故事可以分享?
林昆穎:
因為《處處》是APP,需要與高鐵技術團隊密切合作,例如協助APP上架。他們配合速度很快,兩方的連結很順暢,團隊後來都變成好朋友。雖然在高鐵做作品有先天上的限制,但我們很明白高鐵是交通運輸系統,不能有任何閃失,也不可能逾越這些閃失,這樣的規範對創作者是一個考驗,後來作品開始不停往前推進,發展出AR,並有機地長成現在的樣子,沒有人這樣做過,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突破。這次跟高鐵的合作很愉快,高鐵對我們很包容也很協助,當我們遇到撞牆期,不知怎麼達到預期效果,還是一直努力要完成作品時,高鐵是一路相陪,總之有任何需求,高鐵都非常願意幫忙、協力解決。
王嘉明:
許多人會以為企業人一板一眼,但是這次跟高鐵合作,發現他們實際上相當開放和支持,也很樂於溝通、提供各種資訊以及創作上的想法。當然高鐵也是第一群APP試用者,提出的問題都相當實際,像是一開始我們設計的關卡比較複雜,高鐵就會善意提醒身為使用者的考量,反而可以讓我們跳出同溫層。
看了兩位創作者對《處處》創作由來與經過,或許在下載這款APP之後,你也能在其中感受到隱含的溫度,並在下次短短高鐵旅程中,與自己再次相遇。
圖文來源/莎士比亞妹妹們的劇團、台灣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