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山」是插畫家陳奕陵的筆名,結合了她在學生時期的綽號「包子Baozi」,和本名「奕陵」的山陵元素所組成,簡單豪邁又好記的三個字,和臉上掛著兩個深深酒窩、渾身散發濃厚文藝氣息的漂亮本尊根本對不起來。從取筆名這件事,不難看出包大山性格中,勇於打破框架、不給自己設限的那一面。
從未接受過正規美術訓練的包大山,考大學時東拼西湊了平時的日記塗鴉和社團文宣設計作為「美術作品集」,申請上了台藝大圖文傳播系,之後憑著自學,加上聰明的行銷頭腦,漸漸把興趣變成了事業。2009年,包大山主動出擊,寄信向文具公司毛遂自薦設計卡片插圖,她最受到歡迎的系列插畫作品《熊超人》順勢溫柔登場,就此踏上專業插畫家的發展之路。
包大山筆下的《熊超人》,鼻子大大、眼睛小小、長手長腳、一臉憨厚認真,可愛又有力的發散著包大山賦予它的爽朗與堅定,當年悄悄出現在文具店時,很快就成了療癒系代表,佔領許多人書包的一隅。
十年來,包大山帶著熊超人,從卡片、系列文具一路躍上各種書籍雜誌、展覽與裝置舞台,2018年更鑽進小巨蛋,出現在萬芳《時間仍繼續在走》演唱會的舞台視覺。
負笈英國 義無反顧舉步向前
「世界上居然有一個工作,是將文字轉換為圖像,並且出現在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包大山回憶當年剛進大學,得知有「插畫家」這個工作時,那種難以言喻的興奮和迫不及待,讓她至今難以忘懷,「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真的很想做這件事。」
趁著那些年市場掀起的插畫熱潮,她將《熊超人》系列經營的風風火火,一邊接案維生、一邊想著畢業後可以進出版社工作、畫繪本。然而畢業後的她,工作接踵而來,不知不覺就以自由插畫藝術家的身份存活下來,繪本計畫也暫時被擱置,不過畫繪本的念頭始終在她腦中盤旋不去。
從學校開始出道,出社會之後也一直有機會上門,包大山的職業生涯發展可以說是順遂的,但2014年她還是毅然決定放下一切,前往英國攻讀插畫系碩士,這也意味著她將面臨花光積蓄、同時一整年幾乎沒有收入的壓力。但對當年25歲的包大山而言,這些顧慮都遠不及內心「想要試試看」的渴望,包大山再一次打破了自己的框架。也因為這次出走,她終於有時間放空、沉澱,實現了擱置許久的繪本夢想。
一個拚命奔跑的女孩
「我常覺得像我這樣在幸福家庭中長大無憂無慮的人,也許對很多事的理解都太淺,想法上也會有許多欠缺,所以一直都不太敢畫或發表自己的創作。」自嘲想很多的她,回顧早年心理的狀態,雖然積極的經營插畫事業,卻總是在阻止自己創作。直到出國後開始接觸大量繪本,才發現多數的故事都是簡單卻動人,才漸漸卸下心防,「我應該要珍惜不用把事情想那麼複雜的狀態。」她體會到,插畫家並不是記者,無需把事情複雜化,「我應該是幫助大家抽離現實、提供能量的人,怎麼可以自己跟著進去呢?」轉念後的她,用一年的時間掏出心肺,交出了第一本繪本《Run》。
《Run》是敘述一個小女孩一輩子忙碌奔跑的故事,「她一直都在拼命的跑,但有很多時候,她其實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也是包大山第一次透過作品反映自己內心的創作,她用一貫溫暖的手寫文字和插畫,記錄下那個時期、那個階段對人生的體會與感受,「這是一個很貪心但卻又很誠實的作品。這個作品就是我。」在某次媒體訪談中,包大山為《Run》這本繪本下了如此的註腳。
保持創作彈性 一人公司分飾多角
「我是極度務實的人,會評估不同的酬勞適合花多少時間去做。」包大山笑說,從高中塗塗寫寫開始,就非常嚮往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被運用到各種事物上;大學時期真正接觸到「插畫家」這份工作後,她開始熱衷參與校內大小展覽,自己印製週邊商品不說,還到便利商店門口擺攤賣聖誕卡,甚至大膽地開放商品預購,到最後主動寄信給文具公司,表達合作意願。
在創作以外,包大山盡量維持著簡單純粹。儘管如今的《熊超人》已不同往日而語,但依舊保持著她和文具公司最出的合作關係,只為了守護當年因為「想跟別人傳達想法」而開始創作插圖的初衷。
「我一直都在存故事。」包大山坦言自己花很多時間思考,一天之中,畫畫跟思考的時間甚至各佔一半,換句話說,她從未停止記錄、醞釀下一本繪本的腳步。包大山認為,相較於平常的插畫接案工作著重於思考觀眾與市場喜好,繪本創作讓她能更完整的保留腦中的想法與自我。
對多數創作者最執著、在乎的藝術體現形式,包大山也有不同的觀點,從傳播與行銷的角度來看,她認為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圖像的訊息傳遞不僅直接,而且十分關鍵,「我會思考一張圖出現時,別人會花多少時間看。當觀眾看過去時決定停下來多看一眼,這張圖就值得了。」包大山笑說,如果還能讓人願意分享給朋友,那就太棒了!而這些決定性的瞬間,與對行銷、包裝的重視,都是她筆下各個插畫角色能深入人心的重要關鍵。
包大山還有不為人知的古靈精怪的一面,「我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一人分飾不同員工。」每接下新的案子,她都會思考適合哪個「員工」來做,「我會去跟『這個人』溝通一下,再把工作交給他處理。」她邊說邊對著空氣指指點點,模擬交付工作給員工的模樣,一邊得意的笑出聲來。這看似孩子氣的多重人格遊戲,也是讓一人工作室的她得以成功處理不同類型案子、客戶,還能兼顧創作的秘訣。
擁有一顆結合商業、行銷概念,還兼具藝術天賦的腦袋,包大山認為自己最大的優點,就是風格很多元。她將品牌想成朋友,揣摩對方說的話、做的事,適度調整內容深淺、變換多元畫風,從善如流的彈性讓她打開了插畫的發展可能。從單一商品到品牌視覺、大型裝置、演唱會,今年也即將迎來歌劇院與電影節的跨領域合作。究竟『插畫』能帶著包大山走多遠?連她自己都很期待。
文/Stella Tsai
圖片提供/包大山
文章來源/臺北文創
本文經《臺北文創—名家觀點》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