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收到香港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會,成立「失敗博物館」的消息時,還以為是如同瑞典的「Museum of Failure」專門收集失敗的發明,讓人從中獲得一些反思進而擦出創意花火。結果不然,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立的「失敗博物館」其範圍並不止於創意和發明,它探討的是更深層的「關於人生」。
機構共同創辦人張樂芹先生表示:「成功、失敗都只是一時三刻的事,並沒有終點,所以我們希望我們可以鼓勵大家從錯誤的經歷中學習,希望從失敗中找到力量,找到同路人,向未成功的人致敬。」
現在社會因為「正向」教育與心靈雞湯的洗滌,造成需多成年人看似抗壓性不足,但事實上是不懂如何適應「挫折感」。兩年前國史丹佛大學曾經舉辦「Stanford, I Screwed Up!」邀請學生分享失敗經驗與重捨自信的過程;史密斯學院頒發「失敗證書」,讓學生體會失敗是十分正常的行為。這些學校設立的機制,有效幫助同學面對挫折時懂得接受,並接著找出解決方案,這正是人們持續創意、創作的最佳動能。
當我們面臨失敗的挫敗感時,透過任何方式表達出來會是幫助我們面對它最好的方法,「失敗博物館」透過展示故事的方式,幫助許多人表達自己的失敗。
計劃統籌蔡明心小姐說道:「過去數個月團隊成功收集過百個故事,並精選50個作品展出,在策劃是次展覽的時候很感觸動,像是回顧自己過去的歷程,發現自己經歷的挫折,也有其相似之處,是一個自我療傷的過程。」
「失敗博物館」展區以「年紀」劃分,展出不同人在其人生階段所面對的挫折,展出物品並不名貴,很多只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物件,如舊雜誌、精讀、耳環、未曾穿著的裙子等等。故事賦予了物品的靈魂與意義,讓它們變得格外不同。尤其中學文憑試放榜在即,不少考試高分、低分的前輩都分享「失敗經歷」,令應屆考生可以明白成績高低只是一時三刻的事,即使遇到挫折,同樣可以繼續向前,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大的價值與意義。
同時,基金會也期望普羅大眾可以抱着好玩的心態,透過觀看展覽游走人生不同階段,細閱前人不同的「失敗」,然後再次閃過似曾相識的畫面,明白自己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