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藝術家Hans Op de Beeck以其大型單色雕塑聞名。他的作品多以聚酯、木材及有色石膏製成,描繪孩童在一個場域裡遊戲、沉思等樣貌。線條柔和、栩栩如生的等身寸人物塑像,在色彩缺乏的狀態下,讓人能更專注在其形式及情感的表現。
Op de Beeck的創作,反映了他對於人生的思考,以及對童年的感受。例如小男孩Brain凝視著手拿著的水晶球,似乎在思考些什麼。而水晶球內似乎有什麼樣的訊息,能指引他人生的旅程。而持箭開弓的Timo、吹著泡泡或手上停著一隻蝴蝶的女孩Tatiana,都讓人憶起童年的無憂生活。
特別的是,這些孩子無論是捧著水晶球、玩翻花繩、吹泡泡、射箭,都是微閉上眼的。這樣的姿態與石膏純質單色,以及平順如布的線條相應,為雕塑本身帶來了沉靜而永恆的感覺。
在他新的大型主題創作中,其中描繪了一個在蓮池裡沉睡的年輕女孩。這件名為「my bed a raft, the room the sea, and then i laughed some gloom in me」的作品中,蓮池、蘆葦、蝴蝶、沉睡的女孩,都是Op de Beeck喜愛的創作元素,這回它們被結合在一起,並且以竹筏為床,童真想像與恬靜自然相互融合,模糊了現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
藝術家表示,這個創作源自童年的啟發:「作為一個孩子,我經常想像我的床是水上的木筏,而周圍的黑暗臥室就是大海,」他告訴MY MODERN MET,「要睡覺的時候,我回到我的軟筏上,帶著漫畫、糖果,以及一把可以照明閱讀的火炬。」
而這個看似安全甜美的畫面,Op de Beeck也在其中探索了夢境的黑暗面。他在帶有押韻的標題,將「憂鬱」(gloom)的概念和笑聲放在一起,因為睡與夢不是完全正向的概念,「夢可以是輕鬆有趣的,但它也能直通噩夢的黑暗世界。」
縱使各年齡層的人都能呈現夢的雙重特質,然而對Op de Beeck來說,孩童能讓人更深入地感受到這件事的存在。「沒有什麼比睡著的孩子更富有情感、更脆弱,」他這麼解釋,「我希望將這種敏感脆弱與夢的神祕世界融合在一起。」看著他的作品,你是否能夠體會他想傳達的感覺?
圖片、資料來源/MY MODERN MET、Hans Op De Beeck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