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遠雄博物館, 展演活動

「藝壺百映」 金壺獎展現臺灣陶藝豐沛能量

第七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九月十四日在人文遠雄博物館開展。本次展題《藝壺百映》,有「一呼百應」之意,象徵金壺獎的號召力與向心力,亦期透過當代茶壺的多元藝術表現,彰顯臺灣陶藝創作的豐沛能量。

金壺獎

陶藝雙年盛事 凝聚茶領域力量

人文遠雄博物館館長游冉琪表示,生活陶具範圍廣泛,沒有太多要求,而「茶壺作為一個陶瓷的表現形式,是大家熟悉,又有一定限制與難度,能在限制中表現出藝術」,很適合作為比賽的主題。

堪稱臺灣陶藝界年度盛會的金壺獎,集結了各方資源,從第五屆開始轉成國際性雙年展暨競賽獎後,一年國內外大力宣傳,一年收件辦展,不僅是主辦單位及陶藝界全力投入,茶藝界、畫廊等等,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莫不慎重待之。

金壺獎

來自各地的茶壺藝術家。圖 / Wilson攝。

金壺獎《藝壺百映》展覽是今年第四十八屆國際陶藝學會會員大會(IAC)的重要衛星展,展覽開幕活動特別安排IAC會員參加,策展人游博文說,這是在「幫我們臺灣人做面子」。

十月一日開幕活動當天,除了策展人,數名茶藝師也起了個大早,一群人從臺中搭遊覽車浩浩蕩蕩上臺北。一到汐止的人文遠雄博物館,就開始插花擺件、佈置茶席,接著拿起十組國內陶藝師的茶壺作品,不斷試泡,就是要讓遠道而來的國內外陶藝作者及其親友,在晚上短短兩小時的活動裡,感受到臺灣陶與臺灣茶交織出的豐盛饗宴。

不囿限制 走出新路的臺灣壺

游博文表示,這次很高興能與人文遠雄博物館合作,館長游冉琪帶領她的團隊,接下了這次金壺獎的策展規劃,以想把事情辦好的認真用心,細膩周到的設想與執行。

今年人文遠雄博物館從「壺藝」出發,展出第七屆金壺獎一百九十七件入選及得獎作品。觀眾能在展覽中看到茶壺作為陶瓷藝術品,展現其原料、成形、造型、釉料、形式等各種角度的風采。館長游冉琪真摯希望,「觀者能看見陶藝家們的創新嘗試,展現出不同茶壺的形制面貌,而能進一步增對生活藝術品味的認識。」

每個作品都非常新奇特別。圖 / Wilson攝。

除了讓人看到陶藝作品的不同面向,《藝壺百映》展場設計亦呼應本次IAC主題「跨越東方」,觀眾走進這次的展覽空間,即在含有東方意象的枯木、幕簾、大片簡淨佈景以及昏暗幽謐的燈光下,感受沈穩寧靜、心物合一的氛圍。相較於西方亮麗活潑的形式、色彩,游冉琪認為東方作品是較為素雅的。像本次金獎作品許旭倫的〈翼展風華〉,乍看之下華貴且充滿生機,卻仍舊保有東方的精神——整體釉色的彩度不若西方那樣亮麗,顯得平穩成熟。

金獎作品:翼展風華。圖 / 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翼展風華〉初看會驚艷其造型風格之新穎,「壺盅一體給予鳥壺之形象更完整,亦可把玩,泡茶時壺又不失其為壺之實用功能。」本屆責任評審葛軍這麼評述。策展人游博文表示,這是因爲在著重造型變化的外國壺,以及宜興壺僅在意實用功能之間,臺灣壺取得其中交集,呈現「有風格又實用」的特色。

游冉琪也發現,在這屆的入選作品中有諸多高壺,更有運用水晶等特殊媒材的作品,在在顯示臺灣壺不囿於傳統紫砂壺、人文壺的形制,也不受使用素材限制,而能有異於傳統的風格表現。

極具東方意象的展區布置。圖 / Wilson攝。

茶壺的造型創意百出。圖 / Wilson攝。

銀獎羅濟明的〈潑青石器〉,即採高壺造型,壺身以白色瓷土成形,上有潑青,具青花瓷底蘊又不囿於傳統圖飾。「再輔以雕刻技法,綴飾層疊之圖騰架構,表現歲月的痕跡。壺嘴、壺把加上金彩銀彩表現出金屬元素。」評審葛軍之評語顯見其獨到創意之素材使用。

銀獎作品:潑青石器。圖 / 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另一件銀獎作品沙安強的〈回藝・聽潺〉,也能見到對傳統樣式的突破。葛軍表示,「作品打破傳統紫砂壺的壺型,壺身取水滴飽滿圓潤的幾何造型,在設計加入荷葉的流線型元素。」在打破形制的同時,這件作品壺身鑲銀,在泥色襯托下,顯出悠然典雅的東方氣質,又見臺灣壺特徵的展現。

銀獎作品:回藝。聽潺。圖 / 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銅獎陳瑞諭〈支點〉的壺把重組、陳郁璇〈相依−方壺〉的幾何造型、李文武〈北極的春天〉的以壺說故事、江軒〈金銀太極壺〉的異材質交合,乃至於佳作及評審推薦獎等等,每一件都足具創意。

銅獎作品:左上:-支點/右上:相依-方壺/左下:北極的春天/右下:金銀太極壺。圖 / 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此外,游冉琪還指出,本屆〈馬戲團〉作品之主題元素,與平日生活連結度高,能與觀眾生活相共鳴,可見壺藝也是生活與藝術能相互交流的最佳管道。

責任評審制 開創茶藝多元視野

由於金壺獎採用每屆邀請不同責任評審的制度,金壺獎得主的風格都會不大一樣。金壺獎草創時期即在游博文的堅持下採責任評審制。他說:「一個比賽的成敗,就在評審制度。」這樣的制度對陶藝界而言,很是特殊。一般而言,為求公平公正,會廣集領域內的大老來評審,力求規矩嚴謹、面面俱到。然而,責任評審制卻是要以一人的獨到眼光,對比賽結果負起全責。

《藝壺百映》展出百件壺作品。圖 / Wilson攝。ˋ

在此制度下,每一屆得獎的風格特色會因評審喜好而有較大差距,讓作者有機會能「忠於自我」,以較自由的心態創作。而要能擔負起這樣的職責,其人選必須有傑出的實力及資歷、開闊的視野及獨特眼光,且具備一定的論述能力,才能真正服眾。有了這樣的評審,每回宣布得獎名單及講評時,現場總是鴉雀無聲,入圍者無不認真聆聽。

例如這次的責任評審葛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國際著名陶瓷文化藝術大師,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究紫砂藝術,使之從傳統走向現代,如此資歷當是毫無疑問的。除了資歷能服人,評審們在選件上更是帶有深厚使命,自我要求甚高。例如本屆新設立的茶藝推薦獎,評審陳玉婷老師為了在六百餘件作品裡挑選十把好壺,連續八小時在木頭地板上或蹲或起,一把一把地端詳品鑑、了解其握感與出水等細節。

責任評審在百餘件作品裡精選出好壺,非常不容易。圖 / Wilson攝。

游冉琪館長表示:「金壺獎的評審挑戰很大,不僅需傳達自己的理念認知,還要以論述說服大家。」目前陶藝並無評審的訓練管道,這個獎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這樣一個能展現創意、堅持突出想法及形式的地方,靠著一屆屆的論述傳承下去,使之成為一種慣性,這是很不容易的。

用陶藝寫歷史 為臺灣壺爭取發言權

在每一屆責任評審制的絕對主觀層疊出客觀真實,他認為金壺獎是「用陶藝在寫歷史」,身處當代的我們看不清自身輪廓是正常的,然而藉由一屆屆的舉辦,百年後臺灣壺之特色風貌,即如我們看唐三彩、明青花那樣明確清晰。

只要金壺獎延續的時間夠長,即能顯見該時期的陶藝審美觀點與社會藝術脈絡,並在比賽講評等機制中建構出屬於這塊土地的論述。積累夠多,即得建一個時代地域的陶藝發展史。

抽象、仿生造型融合茶壺功能。圖 / Wilson攝。

除了等待時間的累進,游博文說,「臺灣要有一個臺灣壺美術館在這裡,全世界的人要來這裡看。」因此,本屆新增的典藏推薦獎,有大部分的收藏家表明,得獎作品之後將捐贈給「臺灣壺美術館」做為典藏。除了要讓有興趣的人能有個空間去了解臺灣壺,他更希望能將臺灣壺藝推展到國際舞台,使臺灣成為具備獨特茶文化風格的陶藝壺領導者。

有了上述的特殊脈絡,人文遠雄博物館這回不僅展出第七屆作品,呈現新一代茶壺創作風潮,還特別商借歷屆得獎作品三十餘件,讓人能一覽金壺獎的發展歷程,看見臺灣壺的形成脈絡。另外,本次的《藝壺百映》展,也匯聚一百三十件多元且成功行銷國際的「臺灣新百壺」,呈現臺灣當代壺藝的階段性發展。

《藝壺百映》2018第七屆臺灣國際金壺獎。圖 / Wilson攝。

「臺灣新百壺」是游博文希望能讓臺灣壺走出去的一項計畫。這個計畫邀請近年來,在臺灣壺藝創作方面相當活躍,並且表現傑出的藝術家共同創作,集結一百支各具風格的特色壺,欲使國際能看見這塊土地上的陶藝家作品,不但壺藝形式多變,並且富含文化價值。爾後,游博文希望兩年一度的金壺獎競賽展,能成為創意之源,更緊密與產業上中下游結合,進一步發揚臺灣壺之特色。

扎根茶陶文化 從生活美學育養臺灣未來

這些年在金壺獎的推動下,喜見許多年輕人認同陶藝市場,願意投入創作。在機場等場域,更能看到年輕陶藝家作品的展售。而青年一輩的創作,與在本展發現的臺灣壺特色相合——他們的作品形式充滿創意,並也吸納文化內蘊,讓兩股力量在自身創作上融合形成特殊風格。

正如本次展覽之活動、佈置,臺灣陶藝與茶藝關係十分緊密,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的陶藝家學茶,茶藝家學陶,也是很尋常的事。說到這,游博文笑談,連續四屆金壺獎的金獎陶藝家,都是同一個茶藝家的學生呢。臺灣的陶藝往茶文化的深根發展,是能有別於中國且仿不來的,也是臺灣的優勢所在。

特別的壺嘴、把手造型。圖 / Wilson攝。

壺蓋上的人偶維妙維肖。圖 / Wilson攝。

在臺灣陶藝乃至茶文化日趨精緻的路上,最為受惠的當是一般民眾了。游冉琪認為,在這種生活藝術文化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以IP授權或展覽等形式,臺灣人都能在其中潛移默化,對美學的觀照與思想也會有所改變。

當人們能由此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個性風格,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美學,便是誰也奪不走的資產,而這也會是臺灣向世界發聲的底氣,以及能永續經營的未來。

《藝壺百映》策展人 – 游博文。圖 / Wilson攝。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