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Edvard Munch)因《吶喊》(The Scream)一作,為世人所熟知,畫面中的主角不具身份地位或性別角色的特徵,他成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似乎都能從中聽見自己耳裡無聲的吶喊。
孟克的身世儼然是一部乖舛的生離死別之書,母親在童年時因結核病離世,這疾病後來也奪走他所喜愛的姊姊,負責撫養的父親有著宗教狂熱且神經質,妹妹後來也罹患精神疾病,弟弟也不明猝死;而這僅僅只是家人的部分,他的感情生活與所處的社會現況,也是一言難盡地不段碾壓著他。對於生死無常和人間瘋魔,他無所遁逃地一再承受。他曾說「恐懼、悲哀與死亡之神一直陪在我身邊。」
如果用占星的角度看太陽射手座的他,我會想到之前曾聊過的「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同樣也是太陽射手座,作品主題卻有著濃厚的天蠍座色彩,那些關於恐懼、悲哀和死亡。仔細觀察孟克的整張星盤,天蠍座的特質的確強烈。在觀看整張星盤時,時常會發現太陽星座並不是個人最強勢的星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咦?那個人真不像他的星座!」)。或許,也正因有射手座的樂觀與希望,使他們能穿越黑暗後與世人對話。
另外,我想以《病孩》(The Sick Child)作為引線,來討論他的土星——這個有「業力星」稱號的行星,在他的星盤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從這個作品可以瞥見他童年目睹母親與姊姊受病痛折磨的經歷。他在二十歲出頭時畫了它,然後接下來的二十年間,他重複畫了六次,直到 1907年。在最後的這個版本中,可以看到用色越發明亮,不變的則是畫面中女人與女孩的姿態;床畔的女人垂頸低頭、不見面容,與床上的女孩握著手;女孩側面完整清晰,神情平靜而沈默。畫面中,天真與年歲、絕望與希望、背負與承接的配置組合,觸動人在面臨死亡時的複雜滋味。
土星這個行星與「回顧」、「時間」、「困頓」等等主題有關,在《病孩》上面,孟克一次次回顧著那個畫面,病痛特別能讓人感受到生命如何隨著時間消逝,而挽留不住的親人,一次次重新被提取和凝固在畫面裡,彷彿那是在困頓中失去所愛的一刻,也是無法從困頓中離去的永恆。
除了《病孩》,《吶喊》也有四個版本,和兩個叫《絕望》(Despair)的分身。畫面構圖幾乎一樣,只有媒材和主角的外型有所改變。說到這一組作品,就不得不提占星上的一個著名現象:「土星回歸」——指的是我們從出生後,大約每三十年會經歷一次「大考」,那時將面臨各種磨難和衝擊,使我們不得不回顧過往、拆解自己、奮力突圍(當然也會有人覺得試題太難,棄考逃走,導致下一次大考更痛苦)。而上述與《吶喊》有關的作品,就發生在孟克三十歲前後。
最後我想提一下孟克生前最後的作品《自畫像:在時鐘與床之間(Self-portrait Between Clock and Bed, 1940-43)》,世人的評論認為這是他如何面對自身的死亡。畫中的他五官模糊,膚色黯淡,時鐘沒有刻度,鐘擺靜止,畫面中最為鮮豔搶眼的則是門外的金黃和現代時髦的床單。或許,在生命的最終,這位嚐盡生命苦澀的大師,已靜靜地明白,最後的落腳之處,是一席縱然明亮也無法再參與的未來。
撰文/七星談
編輯/rippling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