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遠雄博物館, 城美藝論

40年陶藝之路 張美雲與劉武相知相惜

40年的漫漫時光,藝術家張美雲與劉武不改其志,堅持投身陶藝創作,從選土、捏塑成型、上釉到控溫燒製,全都耐心地研究與試驗。他們倆位也是結識近20年的朋友,經常一起聚餐、討論作品與舉辦展覽,在陶藝之路互相砥礪,激發更多靈感火花。

今年3月底,人文遠雄博物館以「陶意雲武之間」為題,邀請兩位藝術家共同舉辦聯展,展示彼此的經典創作,讓大家感受隱含其中的創作熱情。他們的陶藝作品皆運用特殊的釉彩與繪畫技巧,呈現別有韻味的色彩和豐富的意象,此次聯展宛如一場豐富的視覺饗宴。

陶藝

兩位陶瓷藝術家張美雲(左)與劉武(右)合影。圖/邱家琳攝。

出身「陶瓷之鄉」鶯歌的張美雲,高中美工科畢業後,就進入陶瓷工廠從事彩繪工作,創作風格相當細膩華麗。近年,她的作品以鎏金為主,嘗試將藍染與花布的圖騰繪製在瓷器上,講求工筆與細緻,融合了大自然與東方藝術的特質。

劉武年輕時曾學習國畫與書法,直到1978年才投入北投陶瓷業,從此創作不懈,題材與形式不拘,包含茶具、餐具、園藝壁飾、寺廟浮雕與交趾陶等,其中又以靛藍磨光鎏金最為聞名。近年來,他常透過陶瓷模擬衣服與鞋子等生活用品,其細緻擬真的程度令人驚艷。

陶意雲武之間─張美雲、劉武陶藝聯展現場。圖/邱家琳攝。

40年來,堅持只做一件事,其實並不難,仰賴的是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作熱情。張美雲與劉武也提到他們當初接觸陶藝的契機,與他們各自的生活背景有關,對陶瓷的喜愛則是他們努力至今的動力。

「做陶瓷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壓力很大,入窯燒製能否成功,經常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張美雲表示,在鶯歌陶瓷業的全盛時期,多數家庭的客廳成為工廠,小孩要幫忙做家庭代工,長大後看到陶瓷就想逃跑,但因為她小時候沒接觸到陶瓷代工,才敢進入這個領域挑戰。

劉武的父母早逝,高中時期就獨立自主,仰賴創作水墨畫轉賣給藝廊維生,畢業後進入北投陶瓷廠工作,從此被陶瓷的魅力深深吸引,一晃眼就是40年。他表示,紙是容易泛黃毀損的媒材,但畫在陶瓷上就可以永久保存,除非把陶瓷打破,正是這點讓他愛上陶藝。

藝術家張美雲與劉武接受城市美學新態度專訪。圖/許凱婷攝。

可遇不可求 互相砥礪成長的同行關係

張美雲與劉武後來皆自行創業,在20年前偶然的機緣下,客戶介紹他們彼此認識。張美雲笑著說,他們的感情就像一家人般要好,是良性競爭、互相砥礪的關係,能遇到這樣的同行可遇不可求,但主要也是因為劉武的個性很好。

劉武說,一般人總認為同行之間會互相競爭、彼此排斥,但他們相知相惜,欣賞對方的長處,張美雲很擅長陶瓷彩繪,圖騰非常豐富。他獨創的靛藍系列作品,色彩就很素雅,不像張美雲的瓷器用色精彩。

靛藍無光釉是劉武自己研發的特殊釉色,描繪金魚與黑色波紋的作品《十全十美》,能看到他特有的湛藍色彩。上頭每隻金魚的泳姿各自不同,線條流動奔放,柔媚的金色搭配靛藍底色,營造恬靜優雅的視覺氛圍。

劉武與作品《十全十美》合影。圖/邱家琳攝。

他也提到,在靛藍無光釉上彩繪難度很高,素描技術要夠好,一旦動筆了就無法更改。經過窯燒後,表面修改的痕跡會顯現出來,圖案變得不均勻,就好像破皮、被蟲咬過一樣。

針對兩人創作風格的差異,張美雲表示,劉武的作品給人高貴優雅的感受,而她的用色比較鮮豔、富麗堂皇,也會結合不同材質創作,像《蒜頭牡丹瓶》有白金、銅雕與藍染等元素。

《蒜頭牡丹瓶》有兩個不同材質的表面,一面是白金與銅雕,另一面是藍染繪製的圖騰。作品也放在可以旋轉的檯面上,讓觀者自由旋轉與觸摸,可以隨今天的心情、不同角度欣賞這個精緻的花瓶。

張美雲與作品《蒜頭牡丹瓶》合影。圖/邱家琳攝。

勇於突破 激發新的創作形式與題材

從選土、拉坏成型、上釉彩繪到控溫燒製,每個步驟都關乎陶藝作品的成敗,藝術家想挑戰新的創作技法,往往耗時數月才能完成。張美雲近年來多嘗試薄胎創作,或用陶瓷去呈現布料轉折的感覺,並繪製藍染布的圖騰,劉武則以陶瓷模擬曬衣架上的內衣、藍白拖等日常物品。

薄胎瓷器的製作過程就很困難,坯體如蛋殼般輕透,在繪製圖案的過程中必須非常小心,用力過度就容易破損,因此張美雲在創作鎏金的過程也變得相當繁複,首先以一層膠遮住圖樣再噴釉,最後拉開膠,但一沒注意就會破損。她說,碗的上緣是最輕薄之處,挑戰最大,卻也是最漂亮的部分。

張美雲《手拉薄胎碗組》。圖/邱家琳攝。

而她這次在人文遠雄博物館展出的作品《藍染造型瓷布》,便花費許多心力投入研究與測試,是不知道經歷多少次失敗才換來的成果。她表示,《藍染造型瓷布》的造型很美、具有動態感,但是燒製過程非常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斷裂。

為了讓作品底色為白色,張美雲選用較脆又不容易成型的瓷土,表現布料皺褶與層次感。在瓷板折了弧度後,她也順應瓷土的轉折,仔細描繪藍染的圖騰,讓《藍染造型瓷布》的線條流暢明快、自然奔放。

張美雲《藍染造型瓷布》。圖/邱家琳攝。

劉武的「人生系列」作品是以陶瓷創作鞋子與衣服等日常物品,表達單身、結婚、生小孩與小孩成年以後的空巢期等不同生命狀態,其細緻擬真的程度也令人咋舌。他認為,陶瓷不應該與真實生活脫節,希望透過陶瓷創作日常物品,縮短這項媒材與生命的距離,變得更加親近。

《單身日誌》是由藍白拖、吊嘎與內褲等三個陶瓷擬真創作組成,營造隨興自然、散漫邋遢的感受,讓人不禁會心一笑。《結婚》則包含華麗的紅色高跟鞋、穩重大方的黑色皮鞋,與樸素的《單身日誌》也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劉武說明,單身男女的房間通常都不會太整齊,生活習慣比較邋遢,要有了交往對象後才會整理,手頭也不會那麼寬裕,要等到經濟狀況改善後,才有辦法成家立業,買得起質感較好的鞋子。

而《我們這一家》則是「人生系列」最困難的作品,夾腳拖的人字鞋帶太細薄,支撐力不足,在燒製的過程經常斷裂,經歷多次失敗才完成。工廠的師傅曾勸劉武不要再製作夾腳拖,但劉武仍堅持繼續試驗,直到成功為止。

劉武《單身日誌》。圖/邱家琳攝。

劉武《結婚》。圖/邱家琳攝。

「我腦中有一個想法後,若沒有實現,心總有不甘。」劉武表示,六年前開始用陶瓷模擬真實物品的時候,失敗次數多到數不清,但他當時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現在他才能順利上手。

張美雲說,生活的所見所思、歲月累積下來的想法都是創作者的能量與靈感,劉武對人生觀察入微,從年輕單身、結婚生子到步入晚年都有一番見解。她自己也從華麗的鎏金創作回歸到原始的藍染,希望更貼近自然簡單的生活。

「創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可能忽然間看到什麼東西,剛好激盪出微小的火花,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武表示,雖然想法很多,但不見得能成功,很多領域無法突破。

劉武《我們這一家》。圖/邱家琳攝。

「兩位藝術家不只投入工藝技術的革新,也持續在藝術領域探索更多可能性,攜手給予觀者更多驚喜。」人文遠雄博物館館長游冉琪表示,張美雲的作品華麗飽滿,帶有喜氣與祝福的溫馨氛圍,近年來,生活在鶯歌的她,將鄰近三峽藍染的特色引入創作元素,發展仿古彩繪。

館長游冉琪也提到,劉武常自行研發釉料,使用釉料的方式也很有個性,直接表達內在的感情,識別度相當高,其中又以藍色最令人印象深刻,這幾年來,他在造型上更有所突破與挑戰,嘗試擬真的作品,發掘陶瓷最不可思議的面貌。

與鶯歌陶瓷博物館的不解之緣

對張美雲與劉武來說,鶯歌陶瓷博物館是一個意義深刻的地方,其志工培訓與競賽獎項不只激勵了他們的創作熱情,也與現任人文遠雄博物館館長、當時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的游冉琪相識,結下此次舉辦「陶意雲武之間」展覽的緣分。

鶯歌陶瓷博物館於2000正式營運,是台灣首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館方招募導覽志工時,身為在地陶藝彩繪工作者的張美雲也想付出一些心力,於是參加培訓課程,但起初害羞內向的她,不太敢與陌生人接觸、解說作品,10多年下來她才有所成長,能與參觀者交流許多意見。

「在培訓過程中,我也了解更多陶瓷在製作過程的知識。」張美雲說明,她不像劉武原本就熟悉陶瓷領域的知識,她原本只會彩繪陶瓷,窯燒作品都是另外委託工廠,但現在她可以「一條龍」作業,獨立完成陶瓷作品,因此她非常感激鶯歌陶瓷博物館給自己的成長。

張美雲《雙喜有福造型瓶》。圖/邱家琳攝。

劉武《依福》。圖/邱家琳攝。

劉武早期以陶瓷外銷市場為主,但美金貶值、台灣工資上漲後,他決定放棄國外市場,希望回歸國內的陶瓷市場,並投入藝術創作。當時的他認為要獲得一些獎項肯定,才有機會嶄露頭角,因此在多次參與陶瓷博物館競賽的過程中,結識游冉琪館長。

「陶瓷博物館對他獨創的靛藍系列作品相當青睞,在競賽中曾多次順利獲得獎項。」劉武表示,評審們也對他讚譽有加,奠定了他往後繼續創作的信心,讓他在陶藝之路不斷追尋突破、茁壯成長。

兩位藝術家也提到,他們非常感激與佩服人文遠雄博物館的用心與專業程度。游冉琪館長在這次「陶意雲武之間」展覽中大力協助,細心設計整個空間氛圍,多次調整作品展示的方式,希望能讓他們的作品能完美呈現在觀者眼前。

藝術家張美雲(左)與劉武(右)、人文遠雄博物館館長游冉琪(中)合影。圖/邱家琳攝。

陶意雲武之間—張美雲、劉武陶藝聯展
日期:3月31日(五)至6月4日(日)
地點:人文遠雄博物館 展覽1館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99號4F
時間:週二 ─ 週日10:00~18:00(每週一休館)
收費:免費參觀

 

更多展覽資訊請見:人文遠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