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矢志用塗鴉藝術改變世界的《前行意志》- 黑雞先生、糖果鳥

「塗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卻也是新潮、前衛、衝撞的代名詞。「塗鴉」是大眾文化與藝術的結合,塗鴉者往往將一堵牆、一道鐵捲門,荒僻廢墟或都會街角化作繽紛畫布,藉機傳達思想、宣洩情感理念。

2017年由人文遠雄博物館主辦的《前行意志 – 當代藝術展》以頌揚藝術家「內在無法言喻的熱情與衝動」之藝術天命與改變世界的使命為出發點,集結了跨越三世代的 10 位藝術家共同為時代發聲!

號稱「台灣塗鴉界被檢舉最多次」的「黑雞先生.Mister OGAY」與「街道藝術創作者」的「糖果鳥.Candy Bird」亦受邀參展。他們的作品您可能覺得似曾相識,因為兩位塗鴉藝術家皆以台灣土地出發,藝術足跡跨越大半地球,並經常在社會議題、弱勢族群和公共領域中高聲疾呼。


黑雞先生 Mister OGAY

黑雞先生接觸塗鴉藝術始於2000年間,「當時想法很簡單,單純就是喜歡畫畫,還沒有想到要以此做為長期的專職創作。」黑雞先生笑著說。

藝術家 「黑雞先生 Mister OGAY」與描繪爭取民主自由的民運者「鄭南榕」的作品「Fight the Power」。圖/ 邱家琳 攝

高三升學時,因為認為自己不會念書、卻能在繪畫塗鴉世界有一方天地,心裡想著「那不然就來考個美術系好了!」。當時進入了國立台南師院美術系(今國立臺南大學)。畢業面臨著參服兵役的時機點,處於學習正盛的黑雞先生毅然續考研究所。卻沒想到,這個決定卻從此助推著黑雞先生踏上了塗鴉創作的征途。

研究所跟大學自然會不太一樣,其教授的觀念與思維,促使著黑雞先生更深入地釐清自己的創作脈絡並認識自我。「研究所是更深度學習的地方,而我是在研究所才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創作。」而也是在研究所就讀期間,黑雞先生才慢慢創造出「阿肥」這些形象。

黑雞先生從小就喜歡畫人物,在研究所面臨一方面創作、一方面撰寫論文。黑雞先生一段時間深慮思索:「何謂是自我?甚麼形象又代表自己?」

黑雞先生作品 -「幸福時光」。圖/ 丁紹原 攝

想到小時候喜愛繪製各式人物的黑雞先生,很快地用招牌角色「阿肥」 ( Ah-Puî ) 來象徵自己。「丑角往往讓人印象深刻。試想人們觀賞周星馳早期電影,能讓觀眾最捧腹大笑與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丑角。我認為看似『醜』的東西反而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便開始將筆下人物造型,用世俗觀點認為是『醜』的形象去包裝。」

「阿肥」正是用「美」的技法包裝看似「醜」的形象,這樣違和地衝突美感,誘使觀者一邊思考畫作的意義,也對滑稽逗趣的「阿肥」留下深刻印象:美與醜,真的如同表象那樣嗎?

黑雞先生作品 -「綺夢」(左)、「雲端情人」(右)。圖/ 丁紹原 攝

「剛開始創作時,可能是國外厲害的塗鴉客來影響我;後來的學院訓練則是接受技巧的磨練及創作觀念思維的培養。」然而不變的是,黑雞先生始終以「台灣題材」作為創作的初衷。

「『台灣題材』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創作養分。因為過去的我不是關心社會的人。惟受到當年「大埔拆遷案」等一系列社會運動的影響,我慢慢藉由關注社會議題,或深掘過去不被多數人知的歷史事件,加深對土地的認同感。」黑雞先生表示唯有透過思考「什麼是自己?而什麼代表台灣?」才能醞釀出作品溫度。

黑雞先生作品 – 左上起「秦」、「若瑄」、「清芳」、「富城」,左下起「曼玉」、「能靜」、「慧敏」、「學友」。圖/ 丁紹原 攝

「很多人說我的作品很有台灣味,但我在創作時並不會刻意直接畫出台灣的元素,這樣只顯生硬,譬如直接畫出『台灣啤酒』(笑)。雖然沒有畫出台灣元素,但卻會散發出台灣感覺,讓人一眼就認出來,噢!這就是台灣。」

「台灣有太多值得好好闡述的題材與文化符碼,因數量太龐大,這也是我目前在創作上仍持續想努力的方向。」黑雞先生興奮地表示:「台灣真的有太多東西,等待我們去發掘並傳遞這些故事!」

《前行意志-當代藝術展》黑雞先生作品展示一隅。圖/ 丁紹原 攝

台灣大部分地方都有黑雞先生創作的足跡,「我有時候常會去綠島畫圖,帶著一箱顏料畫筆,騎乘著摩托車,環遊著島嶼,騎到哪畫到哪。這樣的狀態是很豐足,也很自由!而且沒有人管,所以常常會偷畫(笑)。」黑雞先生認為,愈人煙罕至、愈覓不著藝術的地方,反而能感受到最強烈的能量。從南到北、從澎湖到蘭嶼,台灣大大小小的角落,都是黑雞先生心嚮踏足的創藝境地。

《前行意志-當代藝術展》黑雞先生作品展示一隅。圖/ 丁紹原 攝

談到台灣以外的世界,黑雞先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往尼泊爾創作:「尼泊爾是個很棒的地方,但至今仍是開發中國家,加上前幾年遭逢地震整個國家還在振興復甦階段,給我的文化衝突感很大。」

黑雞先生回憶起,當深居偏鄉的尼泊爾村鎮孩童熱烈歡迎外國人到訪的情景。雖然雙方都無法用言語溝通,但拾起畫筆教導當地尼泊爾孩童畫畫時,卻能感受到彼此心意相通。「我們雙方雖然都無法用言語溝通,但卻可以用藝術語言聯繫感情。」黑雞先生在提到這樣的故事時,興奮仍然溢於言表。

黑雞先生作品 -「是誰在撕裂我們」。圖/ 丁紹原 攝

也許嚮往自由與不被陳錮思想縛制吧,說不定下次在哪個遠鄉裡看到親切的「阿肥」,您也可記得這位永保改變世界熱誠的塗鴉藝術家。


糖果鳥.Candy Bird

2010年開始進行塗鴉藝術創作的糖果鳥,畢業於華梵大學。在接觸塗鴉藝術前,專攻油畫領域創作。在偶然一次的機遇中,參加了聲援「三鶯部落」運動,開啟了以畫筆講述自身與社會關係的創作之路。

藝術家「糖果鳥 Candy Bird」與作品「日常單行道」,糖果鳥筆下人物往往有著枯槁的身軀與神色,流露歲月消逝與苦難的生命經驗。圖/ 丁紹原 攝

糖果鳥的創作形式相當多元,從壁畫、塗鴉、公共藝術到 Urban Art 地景藝術都有長足涉略。題材更橫跨歷史、政治、公共議題到探討人性心理層。他認為最理想的作品呈現即是直接和土地環境連結與熙攘群眾對話。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可以融入社會成為人群生活的一部分的,即便是日曝雨淋使得作品改變,那也是創作的過程之一。」糖果鳥認為塗鴉與公共藝術有其時間性的,因此更著重於如何在短暫時間內,創作出深入人心的創作。

糖果鳥作品 -「數據之樹二」。圖/ 邱家琳 攝

談到早期的創作歷程,糖果鳥表示以陰鬱風格而聞名的日本油畫家石田徹也,與街頭創作鬼才 BLU 都深深啟蒙其創作思維。「日本油畫家石田徹也算是啟發我認知到『原來創作也可以這樣表達』的畫家。而義大利塗鴉藝術家 BLU 那種簡單卻寓意明確的插畫風格,一直是影響我創作觀念的傑出代表。」

深受兩位藝術家的影響與作品感動,糖果鳥表示:「藝術家首先要先回歸成一個『人』,才能去完成一些事情,這也是我一直期許自己要做到的。我期許自己保持謙卑的心而非有了藝術家的身分就自恃眼光與眾不同。」創作好比修行,在作品中的內省和信仰的幫助下,糖果鳥很早就立定要為弱勢發聲,傳遞社會不一樣的聲音的心志。

糖果鳥作品 -「洗洗之一」(左)、「洗洗之二」(右)。圖/ 邱家琳 攝

長期關注弱勢,久之便幻化糖果鳥筆下有著扭曲身軀與憨萌表情的小人物。他們往往面無表情,流露著對歲月消逝與承受苦難的生命經驗。但在糖果鳥詼諧的劇情中,又有著引人莞爾的黑色幽默。「一開始僅是設定一個隨意小人物角色,後來隨著劇情開始演化成各種不同造型,漸漸地形成一個龐大的角色家族。」糖果鳥表示。

不論是強調人與作品,或作品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糖果鳥格外重視情感交流的羈絆。這種精神亦體現在其受邀至日本橫濱進行駐村創作的一段經歷。

糖果鳥作品 -「日常單行道」。圖/ 邱家琳 攝

2017 年初夏時,糖果鳥獨自到日本橫濱當駐村藝術家。當時他選定了一件不被大眾所知的二戰秘史:日治時代「台灣少年工」。「我當初進行研究計畫時,純粹只是找尋『橫濱』與『我』之間,有什麼關聯?卻無意間發現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因此我就把少年工當成創作主軸。」

「台灣少年工」是二次大戰時期,有八千多名年齡大多在20歲以下,有些甚至國小剛畢業的「台灣少年工」,在日本橫濱近郊「高座海軍工廠」參與長達兩年的軍機製造。他們因各種理由離鄉背井,齊聚異地參與艱困的苦役,當中還有些少年工因美軍轟炸而蒙難亡歿。

「以一個台灣人的身分,身處當年少年工曾生活過的遺址附近,會感覺到時空與歷史連成一線。當下給予的感覺相當強烈而複雜,難以用言語形容。我認為歷史就像一個循環般,現代人與上一代人的行為或思想,其實沒有多少差異。」

糖果鳥作品 -「數據之樹二」。圖/ 邱家琳 攝

除了日本,糖果鳥印象最深刻的還有走訪巴西三大城。「我去了巴西的前三大城市:里約、聖保羅跟薩爾瓦多,我對巴西那種混合了歐洲、南美與巴西本土的文化感到相當大的興趣。尤其薩爾瓦多又是最獨特的,因為整座城市還雜染了非洲的文化。這跟身處東亞的台灣都是相當大的文化差異,我很喜歡純粹的地方!」透過參與當地的藝術博覽會,與當地人相處交往,更遊覽一些觀光客不會去的地方。

糖果鳥作品 -「數據之樹之三」。圖/ 邱家琳 攝

糖果鳥作品 -「數據之樹之一」。圖/ 邱家琳 攝

除了走訪世界,平時還會關注各種音樂、電影與文化的糖果鳥,現在更對作品有更深一層的想法:「早期我也會畫很多很憤怒的東西,這種反社會的圖樣看似很酷很有態度,但在這之後的第二步、第三步是什麼?現在我更多時間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解答。」糖果鳥表示,如何將這股爆發的力量延續下去影響他人,也許就是他的使命。

或許身為藝術家,始終都懷抱著用藝術改變世界、為弱勢發聲的理想吧。黑雞先生與糖果鳥,用擅長的塗鴉藝術為社會提供不一樣的觀點,激勵著我們的社會不斷前行、持續向上。

《前行意志-當代藝術展》
日期:2017/10/03-2017/12/10
地點:人文遠雄博物館 展覽2館
地址:新台五路一段95號4樓
時間:10:00~18:00(週一及除夕休館)
更多展覽資訊請見:人文遠雄博物館 與城市美學系列報導


延伸閱讀:共享 藝術創作意志持續前行的熱力奔放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