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在美術館展示作品,藝術家在尚未落成的建築物發想、創作,會流露更多對空間的想像與情感。八年來,雕塑家余宗杰與多個建築空間的專案合作,將線條簡潔、質感溫潤的石雕融入環境裡,讓建築不再冷冰冰、有距離感,擁有感動人心的溫度。
余宗杰生於1966年,從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的他常以石材創作,作品大多線條極簡流暢,造型輕盈溫潤、飽含詩意,傾訴蘊含在石材的情感,也會隨著所在空間呈現出各種狀態。對他而言,每個建築物就像一個百變的容器、即將上戲的舞台,他會像個演員去觀察與想像,激發創作的無限可能性。
「我不會為了空間硬去想出一個主題,也不會在當下立刻決定要做什麼,而是在腦中反覆思索。」余宗杰不急不徐地解說他的創作過程,他說,他會透過自我沉澱,排除雜念,慢慢產生作品的雛形,再因應環境或設計師的需要做調整。
身為一位藝術家,余宗杰認為最理想的創作狀態是沒有時間限制,讓他能慢慢思考、修正自己的作品。「我常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有時感覺掌握到方向,過一陣子又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會自打嘴巴。」他說,到最後還是得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才會曉得自己想做什麼。
跟隨心中直覺 尋找雕塑的歸屬之處
藝術品該擺在建築物的哪裡,余宗杰常跟隨心中的直覺去尋找。在專案討論中,他會設定在大廳、門口外、階梯等某個大區塊,等他到現場後,會仰賴當下的感覺「自己最想蹲在哪邊」,隨興、輕鬆地擺放雕塑,讓作品渾然天成地落在地面。
在理和建設「建築與詩」的建案中,余宗杰就將線條流動、質地粉嫩溫暖、造型宛如密麻花的雕塑,擺放在正門口地面,給予所有要踏入建築物的人們親切、甜蜜的感受。
有時,人們得穿過廊道,才能看見隱蔽在林木之中的作品。在理和建設「抱樸」中,有一枚外形宛如豆子的白色石雕,座落在翠綠的庭園裡,與自然風景相互映照,它也像彎曲身軀的胎兒,在母親體內安穩入眠,營造了靜謐的氛圍。
特別的是,石材創作的雕塑應該是很有份量的,但在余宗杰的巧手下,重量感似乎都消失了,有著輕盈的形體與飄浮感,讓人十分驚奇。像理和建設「晴耕雨讀」的草皮上,就有一個造型輕盈、線條俐落的雕塑,外形宛如被風捲落到地面的白紙、被人遺落的潔白磁磚。
在靜中帶有動感 彷彿孕育生命與人性
余宗杰的作品之於建築物,在靜中帶有動感,彷彿孕育了生命與人性。坐落於台中市台灣大道上的理和建設「孵空間」,余宗杰在造景池創作外形如弦月般的雕塑,它就像一隻活生生的生物,從某處爬過來,飄浮在水面上,姿態既優雅又流暢活潑。
「孵空間」的弦月雕塑,在不同光源與角度下,也常給人不同的感受與想像。光線飽滿的白天,它宛如漂流在海面的一葉扁舟,也可能是又酥又軟的金牛角,漆黑的夜晚裡則是一彎明月,或是一枚枯黃的落葉。
因此,余宗杰不替作品取名,只有編號,希望人們能發揮想像力、自由詮釋藝術品。「人們會主動選擇想穿的衣服,卻不太敢主動欣賞與詮釋藝術。」他表示,他不希望對觀看者設限,也不會特別排斥他們觸摸作品,因為我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環境中輕鬆接觸與享受藝術,而不會覺得這些藝術品高不可攀。
他也認為藝術沒有對或錯,也沒有單一形式,而是透過雕塑家的創作語彙,以材質、比例、造形來傳遞溫度與感受。當雕塑完成,藝術家的任務便告一段落,任何人都有主動親近與想像的權利。